阅读记录

第1247章 配合与不争功[1/2页]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事实上,就算没有李六带路,姜维多半也是能找到合适的地方,翻过高塬。
      因为在稠桑原和秦岭的结合处,有一条山沟。
      那里正是发现李六的地点的附近——原本派出去搜寻的人马,已经差不多要发现那个地方了。
      顺着这条山沟往上爬,可以直接到达稠桑原的顶部。
      当然,有李六带路,肯定要方便许多,至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秦汉时代的稠桑原,可不比后世,乃是草深林密,坡陡崖峭的险要之处。
      进入林中,就能感觉到,头顶枝丫交错,密集的树冠遮天蔽日。
      抬头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天空,难得漏下的一点阳光,就像色彩鲜艳的昆虫一样,仿佛是在苍苔和淡红色的枯萎的羊齿上爬行似的。
      在日光稍有透露下来的地方,不少杂木缠着老藤,形成了灌木丛。
      这些盘着的长藤,不少还带着倒刺。
      丛生的荆棘野草把原来已经十分茂密的树林越发封得密不透风,犹如天然屏障,阻止人们在林中行走。
      故而当年秦国借稠桑原上的密林阻关东六国大军,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若是换了不熟悉地形的人前来,说不得绕来绕去,就绕迷路了。
      就算是不迷路,但想要在这密林中行军,亦是极为考验将士的素质。
      更别说侥幸能走出去,但到了另一面,又是壁如刀削,如何下去,亦是个难题。
      万一被秦军发现,在后无援军的情况下,那就真是送肉入虎口了。
      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那可不是说笑的。
      “将军,小人往日常在这一带打猎,故而熟悉这里。”
      李六在最前方带路,同时解释道,“这里根本没有路,若是初入此处,多半是没办法分清方向的。”
      姜维跟在他后面,见此人所言,并不像是作假。
      明明前面看起来是一个灌木丛,根本过不去,但此人走到跟前,再一个转身,眼前就突然出现了能走过去的空隙。
      若非熟悉这里,断然不会如此轻松。
      饶是如此,才不过半日,姜维等人身上的衣服,就被树枝或者荆棘等挂出了几个大大小小的破洞。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上了台塬,那一切就好办了。
      毕竟台塬虽长,却并不算是太宽,再加上有人带路。
      姜维一行人很快就到了稠桑原的另一边。
      “将军请看。”
      李六带着姜维等人,站在悬壁边上,指着下面,说道:
      “从这里,稍有些斜坡,要想下去,这附近再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了。”
      姜维向下看去,但见悬崖底下,一条河流有如白带,蜿蜒向北,想来这就是函谷关前的绝涧。
      再伸长脖子,探头看向崖壁。
      李六嘴里所说的斜坡,犹如被巨人一刀斜削而下。
      惊得姜维不禁失声道:
      “此斜坡与陡壁有何区别?”
      然后他的目光再看向北边,又不由地叹道:
      “果然还是有些区别的……”
      别处的崖壁,可就不是斜削,而是直直劈下,犹如世间最高大的城墙,根本没有任何借力之处。
      相比之下,此处的斜坡,观之就显得没那么让人绝望而不知如何攀援。
      毕竟此次过来,军中带了不少绳索。
      只要将绳索连接起来,再绑于树上,最后借绳而下。
      南乡特产的麻绳,那是久经考验的,质量没得说。
      反正当年劳力被南乡麻绳绑死后,想要逃脱,除非变成死人。
      “将军,从这里下去以后,路就好走多了,此水边上,甚是平坦,只要顺着河谷往北,大约百里,便是函谷关。”
      周围的将士听到这个话,皆是面露喜色,跃跃欲试。
      “将军,事不宜迟,趁着天色未黑,请让末将先领一队人下去探路!”
      有人已经按捺不住地自动请缨。
      “没错,将军,若是吾等突现贼后,贼人必定要被吓破肝胆,函谷关何愁不下?”
      看到将士士气振奋,姜维心里亦是高兴。
      只是他看向崖下,目光再顺着绝涧向北,若有所思,却是没有立刻答应将士的请求。
      好一会,他才说道:
      “函谷关藏于谷中,深险如函,吾等若是直接下去,顺水北下,固然易于行军,但却非上策。”
      “突降于贼人之后,虽能吓敌,但万一贼人缩于关内,死守不降,以待东面来援,吾等未必能一鼓而下。”
      姜维眼中露出决然之色:
      “吾等历尽险阻,岂是为了吓敌而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拿下函谷关。”
      “敢问将军意欲何为?”
      姜维脸上的神情越发坚毅:
      “若是我们不下去,继续穿过这片密林,直至尽头,便可依据地势便利,居高击谷内之贼,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听到姜维这个话,不但周围的将士大吃一惊,就连李六都忍不住地劝道:
      “将军,还请三思!真要按将军之言,少说也要在这等密林里走百余里。”
      “更兼台塬之上,并非全是平地,亦不乏需要攀爬之处,恐将军麾下虎士不堪受累。”
      姜维闻言,看看身边的将士,问道:
      “诸君随维到此,可曾因为受累而心有怨言?”
      众人哄然失笑:
      “只要能阵前立功,性命尚且不顾,受累而已,何足道哉!”
      “若仅是受累便能立下大功,就是再累又有何妨?”
      ……
      姜维再看向李六:
      “军中之事,你不用担心,你中管好好带路就行。”
      李六看到汉军的反应,心里已是不由地惊叹:
      此诚精兵是也!
      再听姜维所言,又不由地大惊失色:
      “将军,小人虽有些经验,但亦从来没有穿过这个林子!”
      “翻倍!只要你能把我们带出这片林子,给你的东西,我会再多给一倍。”
      “呃……”李六顿时卡住了。
      汉军给的东西,确实是自己最需要——那可是比钱还要硬的东西。
      姜维看到他这副神情,继续说道:
      “反正在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前,不可能放你离开,你也要跟着我们一齐走,免得泄露了风声。”
      “我要是你,就立刻答应下来,想办法尽快帮我们走出这片林子。这样,你能早日拿到东西,我们也能早日离开。”
      李六一听,确实是这个理,他咬咬牙,终于点头:
      “小人,就尽量一试。”
      姜维露出了笑容,转身吩咐道:
      “让将士们就地扎营,今日就好好休息一番,明日再继续。”
      “喏!”
      翻上了稠桑原,对于将士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至于是直接翻下高塬,还是继续在台塬上的密林行走。
  &nbs

第1247章 配合与不争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