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音落下,所有人便马不停蹄的出了皇宫,忙得脚不沾地。
      上次朱由检成立军政府,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洗干净北方的毒瘤之后,衙们能够正常运转。
      但现在要用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西南、辽东、南方。
      朱由检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举办文武科举,往自己的身边储备更多可用的人才!
      恰好如今快到春天了
      历代科举也刚好在春季举行,又被时人称作春闱。
      考试分三场。
      每场三天,一共持续九天!
      每当这个时候,各处前往参加会试的举人和监生们,都会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师。
      为的正是一展平生所学,成就功名!
      说起来,这也是三年之内商贩们最喜欢的九日。
      因为前来参加会试的读书人。
      会在这几天暂时居住在京师,也会购买大量的日用品和衣物,继而带动整个京畿一带的商贸发展。
      不过……虽然科举制度延续了这么多年。
      但条条框框当真是不少!
      这次举办科举,朱由检可不能像上次那样仓促。
      简单来说,大明朝对延续千年的科举进行了明确规定,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几乎都是千篇一律。
      基本是所谓的儒家经义,规定以四书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为了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全天下的读书人首先要在各地参加院试,又称之为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便为生员,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到了秀才这一步,往少了说,是已经拥有了读书人最基本的特权的人了。
      往大了说,这就他们殷殷期盼功名利禄的起点!
      当然,朝廷为了能让这些读书人得到良好的培养,可谓下足了本金。
      仅官办最著名的就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可以让他们进入学习!
      生员选择地点入学后,即受朝廷指派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人管教。
      而生员又分为三种。
      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名额有限,但有个好处,他们可以享受朝廷发给粮食资助!
      其次是增生,名额依然有限,资助较少。
      至于新入学的,则称为附生。
      没有资助……
      每年各处由学政负责考试,按成绩依次升降,严格来说,其实院试根本算不得正式的科举,顶

第244章 重办科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