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京城!
随着天下的形式一片明朗,朱由检也并没有因此放松了起来。
战争结束以后,恢复生产,改革制度,杀人镇压,就成了接下来他要做的头等大事!
正所谓打江山同意,守江山难。
若想守好江山,那必须得紧紧掌控住整个天下的钱袋子!
所以,在改革之前,朱由检准备从财政方面先行入手!
说起来,大明帝国的兴起,是在一个群雄逐鹿,风雨飘摇的时代。
蒙古人的统治在六十多年的时候,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最终不过百年便被彻底倾覆。
在马上得天下,又以马上治天下,数十年毫无变革,哪怕是名相脱脱,也无力回天!
正所谓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元末的群雄逐鹿,可不像现在流贼这般小孩儿过家家。
我们可以随口道来的什么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等等,虽为一时之雄。
但朱由检明白,这些人放在眼下这个时代,每一个都比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强上千百倍!
如果眼下占据南方是陈友谅,朱由检自认是根本玩儿不过这位野心勃勃的枭雄的……
汉末英杰辈出,天下终归一统,元末群雄逐鹿,同样有一个王者鼎足而上,收整天下。
而彼时的王者,便是一个名叫朱重八乞丐出身的和尚!
真正论低下出身的皇帝,逆天之人,历朝历代无人能比肩朱元璋。
要知道,刘邦还是个管着三十里地界的亭长。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延续至今,已经颤颤巍巍如同耄耋老者的大明帝国。
朱由检在后世好歹念过大学,自然明白一个道理,在华夏漫长的封建社会之中,天下兴亡,在背后起作用的东西,常常不足为外人道。
因为放到前台的总是阶级斗争!
而背后的东西呢,其实就是经济。
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税收的作用无法小觑。
在古代,税收的形式多种多样,直接叫税收的很少。
身为皇帝的朱由检继承自己前世记忆,也对这时候的税收有了很大了解。
这个时候的税收,大多以赋、税、饷、徭、杂泛等名称出现,缴纳的方式也很多,有实物的,有货币的,有投工投劳的等等。
朱由检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免天下赋三年,并且永远取消给辽东军的三“饷”。
但却并没有免“税”三年,显然是正确之举,因为税这个字包含的意义太过广泛!
明代称之为“税”的东西,往往和“有偿”的交换联系在一起。
第335章 先搂住钱袋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