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秦兵,就是在“风!风!大风!大风!”的喊声之中。
马踏六国,定鼎中原!
竖起了老秦人死不休战的威名。
现在,这些未必都是老秦人的大明士卒同样高喊着大风。
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旧对敌人发起了冲锋!
当冯其庸迈开第一步的时候,身后的士卒们就跟了上去。
大明不败,皇帝不败的威名,绝对不能因为南御林卫而失去!
生死?
无所谓!
阵后已经上了战马的朱由检怒喝,“混账!命他们退下来!拿着朕的剑去,命他们退下来!”
“这是朕的旨意!他们这是在抗旨!”
这时,李素驱马来到朱由检的身边拉住了朱由检的战马,摇了摇头,“陛下,他们不会退回来的……”
好好的一场仗打成现在这副鸟样儿,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别管是制定了整个作战计划的张世泽和冯其庸,还是李素和朱由检。
甚至是对面英格兰骑士团的赫克斯利也没有想到!
天气的因素,所有人都算计到了。
对于自己的好处和对于敌军不利的地方,明军和英格兰军都计算过。
武器装备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更是被双方反复计算过无数回……
才最终有了这一次夜袭的计划,也有了这一次完全以冷兵器应对就夜袭的计划。
唯一让冯其庸和张世泽没有想到的,就是强如神臂弓!
居然破不开对面英格兰蛮子骑兵的防御?
八牛弩倒是没问题。
任何一支八牛弩从英格兰骑士团中穿过,都是将人分为上下两截,从而趟开一条血路。
然而悲剧的是,八牛弩的射速问题……
这种原本应该大规模用于攻城的器械在小量用于地面战场的时候。
杀伤力很可怕!
但杀伤效果很坑人……
所以,对于不能接受失败的南御林卫和冯其庸来说,那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
用自己的血,来洗干净失败的耻辱!
朱由检显然也知道,经意死战的南御卫林不可能再后退,当下便怒喝,“随朕来!”
三千锡伯部铁骑和蒙古万骑紧紧的跟着朱由检身后冲了出去!
一起冲出去的还有李素带领的京营万骑。
跟在李素身后的张世泽觉得郁闷无比……
在张世泽和冯其庸的预案之中,原本已经考虑到了无数的可能,就连放风筝战术也考虑了进去。
包括局面比现在更不得力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都考虑了进去。
唯独漏算的就是朱由检到来后,给南御林卫带来的压力……
以至于局面演变成了现在这个鸟样儿!
朱由检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这一次的战况如何,哪怕是明军大胜,回头也要将南御林卫好好的收拾一遍!
战场抗命,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都绝对不能出现在大明的军队里面!
因为战场抗命,基本上等同于下克上。
这种行为一旦发展到极致,就很有可能出现赵大在黄桥驿黄袍加身的局面。
朱由检活着的时候不可能。
他死了之后又有谁敢保证?
如果还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危害,那就看看岛国。
后世有人评论,二战时期的岛国,舔黄下令让全国的男人自我阉割,可能会有大量的岛国人服从命令。
如果舔黄在被种蘑菇之前下令停止战争,可能天皇也会被撕碎。
这种理论究竟是在给舔黄洗白?
还是在陈述二战时期岛国的实际现象?
&n
第687章 放在心里尊敬就好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