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君楚庄王为了取得对中原的控制权,一次又一次攻打郑国。
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晋国国君晋景公令荀林父为中军将率晋国三军救援郑国,与楚国争锋。
晋国的援军还没到达郑国,郑国国君郑襄公就已经“肉袒牵羊”出迎,投降了。
这时晋国军队驻扎在黄河边没有再到郑国与楚国大战一场,而是想等楚国撤走了再去教训郑国敢亲楚而背晋的行为。
这时晋军内部的将帅们发生了矛盾。
晋军中军佐先?害怕因为这次畏楚,而任由郑国投楚就会使晋国威风扫地,让诸侯国看笑话。
于是擅自以三军副帅的身份,先率领自己所掌的一部分晋军渡过黄河准备和楚军一战。
而将主帅荀林父弃之不顾。
荀林父为了避免责任在自己一人,而不得不率晋军也渡过黄河。
晋楚双方先进行了一番外交辞令的唇枪舌剑。楚庄王派了一个少宰来传话说。
我们大王就从没什么好的教养,不太善于言辞。
看到郑国做事不上道,所以就忍不住要教训教训它……
路见不平拔刀而上这是我们楚国的传统,为了维护诸侯国秩序,我们的两位先王也是这么干的!
所以今天我们的大王才会出兵郑国。我们楚国是绝不敢得罪郑国的。你们各位晋国的卿大夫无须留在郑国防备我们。
晋国上军将范武子士会则说,昔日周平王对我们晋国的先君晋文公说过,“与郑平辅周室,毋废王命。”
我们晋国和郑国都是姬姓国,周的先王授予我们辅佐周室之责。
哪儿轮得到你们荆楚蛮夷来教训郑国?
这还守不守礼法了?
郑国不遵从晋国之命,有违周先王的嘱托,我们晋国自己教训它就行了。
不敢劳楚国费神……
大战一触即发,楚庄王还专门搞了一个挑战仪式,命一乘战车去向晋军叫嚣。
车上御者与车左、车右俱全。
可笑的是楚军兵车上的御者、车左、车右三个人对于挑战的理解不同发生了意见分歧。
御者认为应该让车上的旌旗擦过敌营回还叫作挑战。
作为统帅的车左认为应该是他射出?矢,然后代御者执缰。
再让御者下车把驾车的马排列整齐,再回来,这样叫作挑战。
车右则认为应该冲杀于敌营,抓获敌人割下左耳再回来,这才叫挑战。
三个人争执不下,于是把三种方案都做了一遍。于是挑战成功,晋军来还击了。
楚军的箭不够用了,恰好在这时出现了一只麋鹿,于是楚军车左用他的最后一支箭射中了麋鹿。
然后楚军车右向晋军献上麋鹿说,现在还没到狩猎的季节,想必你们也补给不足吧?
我冒昧地请求把这只麋鹿献给您当作食物,您可以用它来赏赐随从。
得到了麋鹿的晋军将军居然就这么高高兴兴地下令退兵。
然而晋军中有两个二五仔在晋国求取地位没达到愿望,因此挟有私怨,很希望
第801章 到处都是二五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