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闲下来,不用为了朝堂和军事上砍人而操心的朱由检。
再一次把目光盯向了大明的内部问题。
从整个大明唱凉凉的过程来看,除了最要命的小冰河天灾之外,剩下主要的问题就那么几个。
一个是藩王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随着往海外迁移藩王和百姓们的进度一点点儿执行。
空出来的大片土地和大量新空出来的岗位,已经足以让大明的日子好过上一半了。
至于建奴,现在残余的建奴倒是有不少,可是眼下都在奴尔干都司那边跟毛奴们死磕呢。
哪儿还有胆子南望大明?
除去了这几个问题之外,剩下的也就是科举这方面的问题了!
哪怕是朱由检之前已经通过朝堂上面的讨论。
把秀才到进士的各项优待都给一减再减也是一样,属于治标不治本。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大明朝的人口基数太大!
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经过叛乱和建奴大清洗过后只剩下了几千万人口。
现在的大明人口基数已经奔着两亿大关去了!
而朱由检之前就重新搞出来的社学,也在这一点上给了朱由检重重的一击。
两亿人口的基数,哪怕是只有四分之一的适龄儿童。
那就是足足八千万。
这八千万里面就算是只有百分之一的儿童能取得秀才功名,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人口的正增长就意味着适龄的儿童会增多,强制性的社学就保证了大明的读书人也在不断增多。
现在只需要考虑几十万举人的问题,等再过上几十年呢?
再过上一两百年呢?
真要是有几千万的举人出现,大明朝不用干别的了,光合计着怎么安抚这些举人就够要命的……
难道指望后世子孙个个都是跟自己一样的平头哥?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得有个解决办法才行。
要不然留下这么大个烂摊子给后人,估计后人会跟自己骂朱重八一样来骂自己。
除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之外,还有现在社学和县学乃至于国子监的问题,也让人头疼不已。
现在大明的社学,往好听了说跟后世的小学差不多。
往坏了说,其实也没比幼儿园强哪儿去,甚至于还不如幼儿园……
就连再往上面的县学乃至于国子监,其实在朱由检看来也是差不多。
子曰诗云教的很到位。
至于算学、律法、格物,这些学问基本上都等于零……
更多的,还是靠着学子们在攻读诗书之余的闲暇时间自己去学习。
这样儿不行啊,后世的那些个孩子们可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初中开始更是增加了物理化学。
至于什么英语一类的玩意,朱由检表示无所谓!
这年头,大明才是世界的爸爸,大明的语言就是世界的通用语言。
不信的话,大可以找梅加瓦那样儿的土著们问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想了想,朱由检还是命人把倪元璐和钱谦益等人都给传进了宫中。
想要对社学和这些举人进士们的优待下手,少不得要跟这些大臣们商量一下。
觐见之礼完毕,又听完朱由检
第833章 科举难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