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思维再度跑偏的朱由检接着就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因为耕种和修路等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
      黄河变成了什么样就不说了,后世京城的雾霾也不说了。
      毕竟这年头的污染撑死了也就是烧煤带来的那么点儿,根本就算不得事儿。
      关键是沙尘,光是自己登基之后就经历过好几次了。
      崇祯元年,永年县昼晦,咫尺不辨人物;
      崇祯七年三月戊子,黄州昼晦如夜。
      崇祯十二年二月,浚县狂风大作,黄埃涨天,间以青白气,五步之外,不辨人踪,至昏始定。
      就连崇祯十三年正月,其实也有过一回,而且发生在了南京!
      闰正月丙申,南京日色晦朦,风霾大作,细灰从空下,五步外不见一物。
      这玩意具体是怎么形成的,自己不知道,也懒得去知道。
      但是肯定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有关系,毕竟后世的专家们都这么说。
      就是搞不明白南京那边有什么沙漠化的问题?
      或者,小冰河气候跟这些破事儿有没有关系?
      是因为植被遭到的破坏太厉害?
      还是因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少,导致了地球变冷?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的朱由检干脆不再想,只是本着想到就要去干的精神,直接把事情给吩咐了下去。
      多修路,多种树,顺便催着百姓多生孩子。
      各地的镇守太监们翻遍了史书,都没有找到哪个镇守太监会像自己这些人一样倒霉。
      除了本来就多的事情之外,还要管着种树的事情。
      同样的,不只是镇守太监们在骂街,连各地的官府在接到朱由检的命令之后也想骂街。
      百姓怎么才能富?
      多生孩子多种树?
      多生孩子,朝廷给补贴而且涉及到了自己官位的考核项目,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这多种树是什么鬼?
      还有多修路,整个大明哪天停下了修路的工程了?
      工部在修,铁道部在修,交通部的人也在跟着掺合。
      到底修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天可怜见,类似于这种乱七八糟的标语要贴出去也就算了,大不了自己当成看不见。
      那么,把差役们给派出去宣传是什么鬼?
      差役们都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的?
      崇祯三十七年的前半年时间,除了朱由检带着朝堂还有军伍的大佬们在不断搞事情之外,整个大明都显得很平静。
      哪怕是崇祯三十七年的上半年时间里遇到了不少让人闹心的天灾。
      实际上对整个大明来说也没有形成什么让人恶心的局面。
      毕竟,大明的国库还有朱由检的内帑,从来就没有停下过收购粮食的脚步。
      常平仓和预备仓里的粮食足够保证百姓们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也能活下去。
      唯一让朱由检不爽的就是干旱!
      老天爷不下雨,大明也没有人工降雨的条件,除了把官员们派出去祈雨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至于前几年多挖的那些个大坑,存起来的雨水雪水什么的。
     &

第838章 归化大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