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不是傻子,不会对这一点都看不到!
至于第二条路,撑死了也就是起到个拖延时间的作用。
让大明皇帝注意到自己的时间晚上一些。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早死跟晚死有什么区别没有?
反正都是个死!
如果自己现在年纪大了,那倒也无所谓。
抱着自己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心态也就算了。
可是自己现在还没到垂垂老矣的地步,离死更是有着一大段的距离。
而大明皇帝手里那把明晃晃的屠刀可近在眼前了!
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都等于是死路,也就只剩下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了!
提前赶在大明皇帝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时候先上表请求内附,让大明皇帝对自己有个好印象。
子孙后代的富贵也保住了,不比等死强的多?
给缅甸在大明使节的消息已经送出去了,剩下的就等着看大明那边做何反应了。
若是大明皇帝同意了自己朝觐内附的请求,那么一切都好说。
如果不同意,那么自己也好早早的做出应对。
大概会拒绝个两三次吧?
听说大明的皇帝好歹还要点儿脸?
至于其他的那些渣渣藩国国主们能不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自己又不是他们的爹,没义务教他们学乖!
为了能让自己的想法早点儿实现,他隆做出了一个让暹罗等周边的国家目瞪口呆的举动。
全面收缩兵力,甚至于将兰那泰地区让了回去。
当然,他隆也不至于傻到直接就全面放弃了兰那泰,而是退出了一部分的地盘。
保持着重兵威慑的态势,以保证随时可以卷土而来。
至于暹罗朝堂上上下下,能见到他隆退兵的举动就已经烧高香了,哪里还敢再陈兵兰那泰?
万一刺激到他隆,再一次大举兴兵来犯该怎么办?
到时候是不是得找大明爸爸出手镇压?
上一次主动寻找大明爸爸出手镇压的有两家,一家叫朝鲜,另一家叫琉球。
现在一个成了朝鲜布政使司,另一个成了琉球布政使司,两家的国主都跑到了大明的京师。
挂着个亲王的名头在颐养天年。
这两家的百姓们倒是一步登天了,起码现在都挂着大明百姓的身份,平时走路都嚣张的不行……
尤其是那些在暹罗行商的朝鲜人,一个个的就更不是东西了。
嘴巴里动不动就是我大明天朝如何如何,除了同样身份的朝鲜人或者更高一些的大明百姓之外。
这些人根本就是视暹罗的小吏如无物!
彼其娘之!
一些朝鲜的行商就这么嚣张,反而不如大明的商人来得谦逊!
至于这两个“亲王”,目前看来倒是一切都正常。
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小楼昨夜又东风……
毕竟,大明自己的亲王都玩了命的跑去海外谋求建国,自己傻了才会主动凑过去!
就算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就算是大明皇帝愿意这么养着几个闲散亲王,那又能怎么样?
当个闲散亲王跟关起门来当土皇帝能一样?
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好不好!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整个大明的南边那些小国,都打定了主意装死或者先观望。
看看他隆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再说。
他隆的心情也很忐
第840章 大明的月亮比较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