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劳工,李给自己的价格是五两银子。
那么自己完全可以用四两银子的价格从别人那里收购。
这样儿一来,自己根本就不是得到十几倍的得润这么简单的事儿了。
而是根本就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就可以凭空得到一大笔利润!
至于说,明国人会不会因为而铸造出大量的银币来挑乱市场,苏莱曼其实也不太担心。
因为明国人要铸成银币,就必须得使用银子来铸造才行。
可是,银子本身就是货币的一种,铸成银币的银子就不是银子了?
傻子才会去关心这种事情!
这种天下掉下来馅饼的好事儿,最好每天都发生才好!
李承彦随便吹牛逼吹的爽快,可是工部侍郎刘贤就想骂娘了。
把银子铸成银币这种事儿,亏得李承彦那个混账王八蛋敢跟人拍着胸脯打包票!
铸造银子,首先得有模子才行……
当然,模具这玩意不算什么太大不了问题。
朱由检远征莫卧儿是带了一大堆马仔的,其中的工部马仔里面就有人能搞定模具的问题。
只要拿到一枚奥斯曼正在使用的银币就行。
可是铸造的问题怎么办?
又不是单单有了模子就行!
至于使用缅甸原本的铸币局?
别搞笑了,缅甸有铸币局是有的,可是跟没有的区别也不是很大。
缅甸主要使用的货币就是大明的铜板和银子,现在也正在逐步的换成宝钞。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有了模子又能怎么样?
在缅甸这里搞不出来,就只能回到大明去搞。
然后,再让舰队来回转运这玩意?
还得在里面掺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锡或者铅或者其他的什么玩意?
还不能被检测出来?
你这是在为难我胖虎!
然而,户部事中刘贤的心中再怎么暗骂也没有什么鸟用。
只能老老实实的命人把李承彦随信带来的银币送回大明,让大明铸币局去头疼……
与此同时。
另一边。
在朱由检如何回大明的讨论之中,朱由检和文武大臣们最终选择了各退一步。
朱由检可以走海路,但是必须得沿着海岸线走才行。
从缅甸开始,沿着暹罗再到安南,最终再沿着琼州到泉州。
然后再到一路北上到天津。
总之,朝卧人的意思是走海路可以,但是必须得沿着海岸线航行。
必须得保证在遇到飓风的时候能够随时进港停靠,保证朱由检的安全。
否则,您老人家还是走陆路回去好了……
朱由检不得不打消了去新明岛上转一圈的想法。
然而不能去新明岛,朱由检的心里就不痛快。
朱由检心里不痛快,就打算搞些事情,让更多的人跟着不痛快。
比如这一路上,就有一个很好的目标。
比如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
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
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
第925章 再次把目光描向安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