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懵逼的刘向,墨忱干脆冷笑道,“区区十斤水泥,以重锤击之,自然是块块碎列。
若是百斤水泥呢?
若是换了小锤呢?
这般实验别说是做了这数十回,便是千百回又能如何?”
听完,刘向依旧是懵逼脸,“如此说来,这些记录岂不是无用?”
墨忱嘿嘿冷笑道,“半分用处都无,还须从头来过!”
朱由检却在刚才的对话之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关键词,温度。
听朱由检问到了温度的事情,墨忱便躬身道,“启奏陛下,之前不是有一些蛮子被锦衣卫送过来么。
有一人倒是带来了一件好东西,据说是一位叫圣托里尼的先生改进了一位姓伽的先生所制的温度计。
这个温度计里面装着彩色的液体,液体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臣正在试着上其上做好刻度以便计算。”
对于温度计这种比较偏门的小玩意,朱由检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儿的了解。
更不可能知道是谁发明的了。
但是墨忱的话里面却透露出另外一个消息。
现在的温度计还没有温度刻度。
也就是说,0度和人体的37度,根本就没有人提出来这么个概念。
沉吟了一番之后,朱由检决定不放过这个装逼顺便把自己名字写在历史上的好机会,“水冷而为冰,水沸而为汽。
由此可见,以水温来区分,更为容易一些。
既然如此,不若以水冷而结冰的温度为零度,以水沸的温度为一百度。
以此等分为一百份,然后再观察其他的温度?
对了,朕看这天气,同样都是外面结冰,然则有的时候会冷一些,有的时候又会有些暖意。
可见零度以下的温度也是有高有低,同样可以再观察一番?”
墨忱眼睛一亮,躬身道,“是。”
测试温度这事儿,皇家学院已经在准备了,就是还没有琢磨好该以什么温度为标准。
朱由检既然规定好了零度和一百度,那剩下的便好办了。
不过是把水从要结冰的温度到沸腾的温度划分为一百分而已。
让墨忱感兴趣的是零下温度这个概念,都知道一天比一天冷。
但是到底有多冷?每天的温度有什么不一样?
朱由检提出来的这一点,正好跟自己所想的事情差不多,故而让墨忱更加感兴趣起来。
又一次成功装逼,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号的朱由检又笑着道,“朕闻上古神仙手中曾有量天尺,可量天下万物。
今我大明也有了温度计,便可量天下一切的温度。
墨爱卿和锦衣卫,皆是功莫大焉。”
墨忱对于这份功劳没什么兴趣,“启奏陛下,此皆锦衣卫之功劳,臣不敢贪功。”
对于墨忱的谦让,朱由检倒也没太过于放在身上。
反而笑眯眯的道,“那个什么圣托里尼先生,还有那位伽先生,可曾请到我大明来?”
墨忱闻言,顿时遗憾万分的道,“启奏陛下,圣托里尼先生已经于崇祯九年仙去。
伽先生也已经七十七岁的高龄,据说身体也不太好。”
朱由检顿时也感觉很遗憾。
一个挂了,剩下的一个也七十七岁而且身体情况不佳。
这个年纪再远航于海
第980章 功莫大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