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8章 皇宫夜议,骠骑大将军![1/2页]

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 开府仪同三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安殿。
      天子刘协坐在席位,对面,是议郎兼天子侍讲——赵彦。
      时间已至深夜,赵彦还在为天子讲学。
      二人读的是《春秋公羊解诂》,东汉经学家何休编撰的《春秋公羊传》批本。
      东汉时,儒生推崇公羊儒,以问对的形式阐释《春秋》,讲究“微言大义”,也就是着重研究孔子春秋笔法里蕴含的褒贬之意。
      而赵彦跟天子刚好讲到宋襄公的事迹。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已陈,然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赵彦讲完春秋原文,又开始按照《春秋公羊解诂》解说。
      《公羊传》对宋襄公的态度,与后世大不相同。
      后世普遍把宋襄公当做是蠢猪般的人物,然而,《公羊传》对宋襄公却极度推崇!
      因为,公羊儒认为,孔子著《春秋》是为了“正名”。
      既然是“正名”,那么宋襄公就不应该是反面教材,而是正面人物!
      所以,赵彦告诉天子刘协,宋襄公符合夫子对“仁”的要求,天下人都应该像宋襄公学习。
      天子听罢不禁皱起眉头。
      他认为,赵彦所讲,跟今日之乱世完全不匹配!
      “赵侍讲。”
      “臣在。”
      “这书中何邵公的学问,是否有些过时啊?”
      天子提出质疑。
      赵彦听后,不忧反喜!
      赵彦拱手称赞天子:“陛下明识聪质,臣佩服!”
      天子呵呵一笑:“如此说来,这《公羊传》的确过时了~”
      赵彦却摇头:“不然,夫子著《春秋》是为正名,这公羊传才是真正勘透夫子之意。只是周礼乃太平之制,《公羊传》也是盛世之学。”
      天子听懂赵彦潜藏之意,不禁感慨:“啊——既然是太平盛世之学,放之今日乱世,总归不合时宜。”
      赵彦频频点头,同时也为天子的聪慧感到欣喜。
      当今天下局势动荡,朝中又有马孟起、杨文先两派相争,要想撑好大汉这艘摇摇欲坠的船,天子必须有堪比高祖、孝武、光武的智谋手腕才行!
      再不济,也得有昭、宣、明、章四帝之资!
      否则汉室终归要亡!
      所幸,当今天子刘协,资质上佳。重用马孟起清扫四州,又以太尉杨文先等士人制约马超。
      当然,马超甘愿受人制约,也是天子能够作壁上观的前提。
      只是随着马超的功绩不断积累,天子再怎么信任马超,也得开始留心眼了!
      这不,天子和赵彦还在探讨学术问题,鸿胪卿韩嵩就在马超府邸会议结束后直接入宫求见。
      韩嵩!
      竟然是天子安插在马超身边的眼线!!
      这不得不说是一手妙棋。
      韩嵩为马超所启用,自然深受马超信任。但天子却在却不知不觉间把韩嵩转化成了自己人。
      韩嵩投靠天子,倒也能理解,他本来就忠于汉室。
      当年荆州牧刘表筑高台想要祭天,韩嵩就出来指责刘表,可见其对汉室的忠心。
      现在,天子把韩嵩弄成自己人不足为奇。
      韩嵩出使完江东回来后,天子就授他守侍中的兼职,可以出入宫禁。
   

第278章 皇宫夜议,骠骑大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