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8章 民屯、贸易、太学[1/2页]

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 开府仪同三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子仔细奏表。
      马超在奏表中提倡了三个政策。
      一是,开展民屯。
      由于朝廷在关中的经营越来越稳固,一年来,许多寓居南方的百姓开始回流。
      雒阳周边渐渐出现了流民的身影。
      流民主要来自荆、益二州,少部分从中原、江东来。
      流民中大多数人都是当年董卓之乱的幸存者,那场浩劫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有些人逃离故乡时还是少年,如今返回竟已是拖妻带子。
      马超让官员们统计过,从各地进入雒阳的流民有一两万之多!
      他建议朝廷把这些人和今年从汉中迁来的两万户百姓一起管理,赐给他们土地,租借粮种、农具、驴和牛。
      等到来年秋收收取一半收成作为回报。
      马超推举光禄大夫杜畿兼任典农中郎将,负责管理流民。
      他称赞杜畿有“仁”,可以妥善管理流民,使流民们生活安稳,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温暖和仁德。
      第二,马超还建议朝廷不要废力气发兵冀州,而应该把军队用来剿除秦岭匪患,打通商道
      马超想要进一步恢复丝绸之路贸易。
      如今西域臣服,每年都会有不少西域商队来到关中,用葡萄酒、马匹、金银玉石换取西域稀缺的茶叶、丝绸、粮食等。
      但关中毕竟才稳定下来没多久,消费能力有限,西域胡商因此选择减少交易频次。
      马超觉得这对朝廷来说很浪费,跨国贸易每年都能为朝廷带来不少税收。
      趁着荆州和益州跟朝廷关系还不错,朝廷应该主动把丝绸之路搞起来,扩大交易规模,获取更多商税。
      以此弥补关中朝廷与河北袁绍在经济上的劣势。
      甚至,朝廷还可以把商品卖到河北,以此搜刮河北世家的财富。
      马超认为,袁氏树大根深,就算朝廷能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要想彻底收复冀州都不容易。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这条虫目前还很强壮,在青州压制得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总之,打通荆、益商路,比勒紧裤腰带打仗划算!
      为刺激贸易,马超还建议朝廷废除冗税,降低关税,以此吸引商队来关中。
      虽说现在是战乱时期,粗看不利于发展商业。
      但战争时期与战争时期也有不同。
      比起董卓之乱后,群雄割据,一个郡就是一个独立势力的混乱时期。
      现在的时局已经大为不同,中国各个地域板块内基本统一。
      朝廷、袁绍、曹操各自建立起强权,各势力掌管下的百姓,生活相对安定。
      这对商业复苏提供了基本条件。
      在非敌对势力间,商人们抓住时机与商机,活跃在战争之外。荆州的茶商,益州的蜀锦商人,凉州的马商、胡商,在关中都能看到。
      但南方来的商人时常抱怨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岭匪患严重!
      乱世人落草为寇实属普遍。老百姓无奈沦为盗贼,马超很同情。但朝廷现在蒸蒸日上,可以为人们提供安稳的环境,那继续在山林间当强盗就不应该了。
      为大业计,马超建议朝廷派出军队剿匪。这样不仅可以打通商道,还能锻炼新兵,可谓一举两得。
      等到这项政策实施下去,马超估计每年至少能为朝廷多增加数千万钱的税收!
      假如朝廷能增收2千

第288章 民屯、贸易、太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