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封赏功臣,入襄阳城![1/2页]

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 开府仪同三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廿五,襄阳城开,王凌大军开进襄阳。
      这一回,王凌没有纵军抢掠,而是严令士卒不得扰民。
      之后,在蔡瑁和蒯越的配合下,王凌顺利接管襄阳,然后派人到江北请示马超。
      马超收到好消息,欣喜若狂!这场南下攻取荆州的战事,终于渡过了最难的一关。
      襄阳是荆州治所,荆州人心之所在,占领襄阳的意义不言而喻。
      但马超没有急着过河,而是回信王凌,让王凌和蔡瑁明日一起渡河来江北觐见。
      马超此举让在座的谋士将领们留心。
      庞统笑着试探:“在下常听我主提起王彦云,早就想见一面了。”
      马超说:“吾上次与王凌相见还是去年。”说罢,视线扫过众人。
      众人低下头,明白马超召见王凌是要确保其忠诚。
      翌日,王凌亲自和蔡瑁过江。
      马超听说王凌来了,也亲自来到江边迎接。
      岸边,分离一年多的君臣二人再次相见。
      王凌穿着常服,并没有穿盔甲。一见到马超,王凌双膝跪地,弯腰叩拜:“臣拜见明公!”
      马超扶起王凌,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忠诚丝毫不减当年,否则不会如此恭敬。
      于是,马超夸赞道:“朝廷收复荆襄,你功不可没!”
      王凌谦虚地说:“都是明公指挥英明,臣不过依计行事。”
      “嗯——很好。”
      马超点头,扭头对孟建说:“公威,替我草拟奏疏,请天子册封王彦云为关内侯,赐绢千匹。再表其弟王昶为长沙太守!”
      孟建应和,王凌却开口为族弟王昶推脱。
      王凌拒绝马超表举的王昶出任长沙太守的提议,表示自己想把王昶留在身边,协助处理政务。
      马超对王凌的识趣很满意,遂不再强求。
      之后,马超看向蔡瑁。
      蔡瑁已经决定投降朝廷,不再敢如昔日那般轻视马超。他虽然才能平庸,但谁能得罪,蔡瑁还是分得清的。
      蔡瑁低下头,拱手向马超汇报:“启禀君侯,襄阳城中武装悉已解除,蒯异度正在组织疏散逃入城中的百姓。”
      马超问他:“何时可以入城?”
      蔡瑁掂量一下,低着头,态度谦逊地回答:“稳妥起见,君侯最好明日再入城。”
      马超采纳了蔡瑁的提议,说:“既然如此,你今日不必回去,今夜留在樊城,明日陪我一同渡江。”
      显然,马超对蔡瑁还是有防范之心的。
      他之所以召蔡瑁和王凌一起来江北,其实是为了防止襄阳城发生变故。万一呢?万一蔡瑁假意投降,实则另有谋划,那将会很可怕。
      马超有意提防,但蔡瑁实际没那么多想法。
      在蔡瑁心中,他实际是用自己的名声,为襄阳蔡氏换取入朝发展的机会。毕竟刘表待他不薄,如果不是为了让家族势力更上一层楼,蔡瑁宁愿死也不会背叛刘表。当然,马超击败蔡瑁,歼灭荆州主力军同样会影响蔡瑁的判断。
      当晚,王凌坐船返回襄阳,奉命收拾战后的事宜,为马超顺利进入襄阳做铺垫。
      马超则在樊城写起文书。
      若要问是什么文书?那自然是封赏荆襄士族的奏疏。
      马超留下蔡瑁的决定发挥作用,在蔡瑁的协助下,马超让孟建和庞统起草了封赏奏疏,将荆州有重要影响力的士人全都给予官

第350章 封赏功臣,入襄阳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