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此时,从事蒯良从屋外进来。
      刚进屋,蒯良就举起右手,从青色的衣袖底下伸出光洁的手掌,吸引屋内官员们的注意。
      蒯良高声喝道:“吾已奉刘牧命,调荆南之兵来援!援军不日就到,尔等都先回去。”
      众人被蒯良的气场震慑,堂屋内终于消停。
      蒯良又重复一遍:“尔等还不回去?”
      官员们拱手,齐声说:“诺——”
      等官员们走后,蒯良跟张允询问刘表的情况。然而张允却不回答,只让蒯良先回去休息,刘表那里有他和公子刘琮照看就好。
      蒯良瞪大双眼看着张允,质问道:“足下果真要如此吗?”
      他看见张允的死鱼眼转过来。
      对方平淡地说:“蒯君之言,张允不太明白。”
      “你真不明白?”
      “蒯君若是担心州牧,那大可不必,请回吧。”
      “你!哎——!”
      蒯良明白,张允忌惮自己,故而要把他从刘表和刘琮身边隔开。
      只是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只是去荆南走一趟搬救兵,结果江陵的权力就被迫落到公子刘琮和张允头上了。
      蒯良心情沉重地走出公府。
      回望身后的门第,天上的乌云将本来高大的门楣压得抬不起头,隐约之间透露着不祥。
      蒯良低头,叹息道:“刘牧病倒得太不是时候……山阳刘氏,多半要亡啊。”
      之后,蒯良收拾行囊,出城向西到乡野避难,直到荆州战事结束才返回襄阳。
      蒯良走后的第三日。
      江陵城南面,宽阔的长江上驶来一小支船队。
      是荆南的援兵来了!
      援兵共有千余人,统领是中郎将黄忠!
      黄忠带兵靠岸,进入江陵城,此时城内已经变得十分萧条,许多大族都已搬出江陵城。至于大族们为什么要搬出城,据说他们是在模仿名士蒯良……
      黄忠已经56岁,但仍然身强力壮,胳膊肘能有普通男子小腿粗。
      他健步来到公府拜见刘表,接见他的却是刘表的侄子张允。
      张允见到黄忠,态度非常高傲。
      当黄忠问张允州牧何在时,张允训斥道:“我舅重病,老革休得多问!”黄忠听张允骂自己老革,心中腾起怒火,但又不得不强压下去。
      毕竟,张允是刘表外甥。
      黄忠抱拳:“末将不知,还请恕罪!”
      “哼。”张允冷哼,叫黄忠带兵守好城池便是,然后就让黄忠离开。
      黄忠正准备告退,忽然想起去荆南叫他回援的从事蒯良,于是问了一句蒯良去处。
      谁知,张允竟怒道:“他已投了敌,你难道也想当叛徒吗?!”
      黄忠一惊:“什么?”
      却见张允怒目盯着自己,黄忠赶忙说自己不敢,一定为刘表守好城池。
      张允眉头埋到鼻梁,阴鸷地说:“你知道就好,去吧。”
      “诺。”
      黄忠离开公府,回头望了一眼,只觉自己前途渺茫。州牧刘表其实还算器重他,只是自己运气不好,先是自己辅佐的刘表重点培养的侄儿刘磐死于宛城大战。然后又被蔡军师留在荆南平叛,没有赶上新野大战。而今襄阳被围,州牧调自己守卫江陵,却又遇见州牧昏迷,政权被其侄子张允把控。
      “哎——”黄忠叹息一声,返回军营。
      然而刚到军营,副将魏延就来拉着黄忠单独说话。
      黄忠问魏延何事。
      魏延附耳说:“将军,我刚去见了江陵城中的几个旧识,他们告诉我,襄阳没了!”
      “什么?!”黄忠小声惊呼。
      魏延点点头,低声继续说:“蒯从事调我们来时没提这件事,多半是为

第352章 江陵之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