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潇湘仁善设身处地宝钗机敏暗度陈仓
宝钗见黛玉说话愈发显出锋芒,捏着帕子擦了擦手脸上的汗。
宝钗此刻脸上一丝汗意也无,不过是掩饰一二罢了。
她深吸一口气,开口笑道:“妹妹这话说的,倒是像我与你生分了一般。”
黛玉素来是学不会宝钗玲珑心思,与谁都能交好,只淡淡的笑了:“我与宝姐姐,本就不算多熟络。”
住在潇湘馆之时有林律守门,宝钗进不来潇湘馆,她虽然喜欢四处走走,和长辈和姊妹们说话,潇湘馆却是没去过几回。
林律素来又厌恶薛蟠,两家根本算不上好。
宝钗见攀亲近不成,讪讪笑了,才说起事情来。
宝钗道:“我如今南边来做生意,听说林大人要开商港,只是想要一分船引,将来也好往外面去,又听说船引紧俏,怕我一妇道人家,为人看清……”
黛玉听着宝钗诉苦面上不为所动,摇头笑道:“姐姐这般胆魄岂是他人能随意看轻的?你也知当下此处是我父亲主事,我更是要避嫌,不好和你允诺什么。”
林家的做官的路子和四大家族不同,贾家、史家、王家、薛家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互相提携。
林如海做官就是为了干事,上面又有皇帝罩着,反而不爱搞这些阴的阳的。
薛宝钗这么些年学的仕途经济,遇上了黛玉反是没大用。
薛宝钗心中暗自叹息,这林家从上到下果然是油盐不进,林如海也不知撞了什么大运,官场上竟然没人给他使绊子,奈何自己要求人,便也只能耐着性子。
忽而又听黛玉道:“这些事务,官府想必会出公文,宝姐姐只管照着章程来,不会有人为难你,要讨船引,看得是各家的资产货物,和姐姐是不是女子,无甚相关。”
黛玉才说完,又有丫鬟来说话:“姑娘,今日大爷从外面摘的野花,使了奴婢送来,叫姑娘看个新鲜。”
宝钗一看那丫鬟抱着青花瓮,内里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差了许多种花,红的白的紫的,大约是山上摘来的野花,宝钗都不曾见过。
密密匝匝插满一瓮。
黛玉又对丫鬟道:“乱糟糟的,你将花儿先放到廊下,一会儿我去收拾。”
早年那几人,自家哥哥薛蟠,宝钗作为妹子,是头一个看不上,还有一个宝玉扶不起来,与林律相形见绌。
可惜自己不是什么王公大臣的闺女,谋不得此等好亲。
宝钗想到自己囿于出身不得志,一时郁郁,且黛玉将事情说得这样明白,宝钗请辞,黛玉依着礼节将人送走。
回程路上,宝钗坐在小马车中,一言不发。
人家已经堵上了自己想要送礼攀亲的路,竟是连顿饭也不留。
到了宝钗安置商队院落,莺儿见自家主子面色阴郁,便也说到:“这林姑娘也真是个狠心人,竟是这般不好说话,奶奶何必来受这个委屈。”
那林姑娘一段时日不见,长的是越发水灵,妖妖俏俏的样子,那架子大的,也不知摆给谁看!
黛玉可真是冤枉,她对谁都这副样子,怎么到宝钗这处,就成摆架子了?
宝钗对着镜子,卸下残妆,看着镜中愁云密布的面容,叹息道:
“谁叫我命不好。她虽没说帮我,但也没说要坏我的事,总归有林大人在,咱们总能省去下不少打点银两,只是依着如今咱们手头的东西,怕是拿不到大船的船引。”
且说黛玉这边,送走了薛宝钗,黛玉便将林律送来那一瓮野花仔细捡出来,修剪以后重新插好。
一人一猫在廊下忙活了好半天,直到楚彦来凑热闹。
楚彦已是知晓薛宝钗来这一趟的原因,拿起一个断了的花苞,笑道:“也是咱们玉儿宽宏大量,若是换了我,指不定要想法子为难她一番。”
黛玉将几朵残花小心捡起,放到一个干净篮子中,也对楚彦道:“我如今看了宝姐姐,只觉得可惜。她本也有才能,若她生个好人家,亦或生成个男儿身,也不会这般,若有一日我落到她这田地,怕是没这点魄力和本事出门做生意。”
楚彦想想也是,她虽不喜宝钗人品,但宝钗所做之事,比起宁荣二府那些哥儿爷儿造的孽,小巫见大巫。她如今嫁到这等人家,汲汲营营一场空,便是对她最大的惩罚。
楚彦也捡出几朵落花,放进篮子,也对黛玉道:“此处不比京中,照样有抛头露面的妇人,宝钗奶奶也不算标新立异,起先我在京中住着就难受得紧,姑娘奶奶露个脸,像是要了命一样。”
黛玉素来仁善,想到宝钗要干的行当,倒是先操心起来:“只是海货一行,风险极大,今日赚得金银百斗,明日赔上全部身家,宝姐姐以前虽能料理些生意上的事,却也没干过这等行当。”
&nbs
第 94 章 第九十四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