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淄城。
      朝堂之中,
      齐国百官齐聚,看到韩林到来,由丞相管仲牵头,所有人朝着韩林躬身下拜。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林坐在龙椅上,看似面无表情。
      但内心深处,却是在极力压制着兴奋。
      作为时隔多年的朝会,
      今天,
      韩林着重就是想商讨一下,关于迁都的事宜,还有如何彰显自己千古伟业的事。
      “众卿平身。”
      韩林语气平静的说完平身之后,继续开口道:“如今,秦国已灭,放眼四海我大齐一统天下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不过在中原腹地,乾国、魏国等国,依旧存在,所以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一名大臣想也不想,直接开口道:“不过区区几个弹丸小国,在我大齐天军面前,不过蝼蚁而已。”
      “只需派出数万大军,想必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将这些国家吞并。”
      话音落下,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一直以来,打仗的事他们插不上嘴,但现在放眼四海都已经没有对手了,就这几个弹丸小国,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捏的。
      然而这时,右丞相晏婴站出来道:“何须派兵那么麻烦。”
      说完,
      面朝韩林,晏婴道:“陛下,大齐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只需派遣一名使臣,前往各国游说,我想他们应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晏婴这话,
      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要么这些小国,乖乖投降,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毕竟现在的天下局势,齐国一统天下真就是大势所趋,连秦国都灭亡了,还有谁能阻止齐国一统天下的脚步?
      至于这些小国,若是能老老实实的投降最好,若是不愿意,那就别怪大齐不客气了。
      韩林也觉得第二个办法可行,
      出兵虽然也简单,但每一次出兵,就意味着大量人力的动员,以及物资粮草的供应,花费还是不少的。
      “那就按照右丞相说的办吧,若是他们识相点就直接投降,若是不识相,在出兵也不迟。”
      说完之后,
      韩林继续道:“下一件事,就是目前天下已定,九州大地尽归我大齐所有,然,临淄地处东海,实在是有些过于偏僻。”
      “所以朕决定迁都洛阳,不知道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其实临淄城,位置已经不适合做都城这件事,不少大臣也早就发现了。
      原本,
      齐国的核心领土,都在青州地带。
      临淄城正好处在齐国的中心区域,拿来做都城刚刚好。
      可是现在,
      齐国坐拥天下江山,
      天下九州,尽归大齐。
      临淄城的位置,就有点太偏了。
      只是这些大臣没想到的是,韩林连迁都的地点都想好了。
      其实韩林也没咋想,能迁都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自己总不可能,找个犄角旮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迁都吧。
      肯定得找个有不错的人口基数的地方。
      这样一来,
      去掉几个不适合的位置,
      那就剩下洛阳了。
      韩林也懒得说理由,而是直接等待大臣们做出决定。
      这看似是在跟他们商量,
      问题是,
      你都说出迁都的地点了,这还有商量的余地吗?
      对于韩林的专权行为,不少大臣可是相当了解,就韩林那脾气,在提出一个事情的时候,说敢谁出反对意见,基本就离死不远了。
      “回禀陛下,自天下纷争以来,王朝更迭,洛阳先后历经十三朝,可见洛阳此地人杰地灵。”
      “而且洛阳四关环绕,东接平原,扼守虎牢便可一争天下。”
      没有任何的质疑,
      在韩林说出迁都的地点后,
      这帮大臣,立刻开始围绕洛阳,谈论各种好处。
      比如洛阳地势险要,交通便利,东出虎牢便是中原之地。
      进可攻,退可守。
      可以说是整个九州,心脏的位置。
      而且洛阳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繁华。
      怎么看,
      都是理想的迁都之地。
    

第449章 新都洛阳的规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