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二章 扶苏:你这是恩将仇报![1/2页]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曹吉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车轮碾过兰池宫门前的青石板,中车府令杨喜用力一甩马缰,金根车直接驶入宫城。
      护卫着车队返回的铁骑向宫城两侧奔去,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护卫工作就交由郎中令属下的宫门卫士。
      扶苏从马车上走下,接过韩让递过来的貂皮大氅披在身上,拒绝了等候在一旁的肩舆,大步向勤政殿走去。
      天气有点冷不适合骑马,那就爬爬楼梯当做锻炼吧。
      毕竟某图书管理员说的好,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片刻后,扶苏喘着粗气坐在案几后,面前摊开一卷韩非子,每天上午这时候,都是他的学习时间。
      始皇帝做到了天下归于一,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让人心归于一!
      后人常说,汉武帝为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搞出了一套新的官方意识形态,推行了被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然而在扶苏看来,这口锅根本扣不到汉武帝头上。
      就像后世里再重要的课外知识也抵不过一句‘高考不考。
      当科举取士主要考四书五经之后,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开始独尊儒术!
      百家学说有用吗?
      有用!
      能当官吗?
      不能!
      学什么能当官?
      这还用问吗!
      中国人是聪明的,古代社会能读书的更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当只有学儒能当官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学不能当官的其他学科。
      扶苏觉得在汉唐以前,读书人并不能和儒家或者儒生划等号。
      百家思想,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宗教冲突。
      嗯,‘尚同的墨家除外……
      由于统治者的暧昧态度,自先秦以降的千年岁月中,士大夫们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并没有拘泥于一家一派。
      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兵家,哪个有用学哪个,从汉到唐的一千年里,也不乏倾向于道家或者法家的宰相。
      比如师承荀子的李斯,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和他同样师承荀子的韩非,在《韩非子》一书中,却大量引用黄老之术……
      当然了,先秦时期的黄老和汉初的黄老,以及后面产生的道教。相通点并不多。
      最早的道家,也是积极入世的。
      比如老子,就留下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至理名言。
      只不过道家相对儒家来说,更加天真。
      是的,天真!
      儒家只不过提倡克己复礼,以希望减少战争。
      按照左传中说,春秋三百年间,有明确记载的战争有七百多场!
      于是老子一拍脑袋,觉得大家不应该只是恢复周礼,而是要返回到夏商之前。
      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
      形成一个又一个自给自足的村子,因为不需要出远门,所以车、船之类的交通工具也用不上!
      这样一来,战争不就没了!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扶苏:你这是恩将仇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