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定要结交一番。”
      “表哥,你现在说话怎的拿腔拿调的,莫非在南埠还没耍够郡王的威风?”
      姜承隽一噎,而秦若凝则捂嘴偷笑不已。
      正说着,下人来报说段霄来了,于是四人又是一番契阔。乐娘命人摆了宴席,替二人接风洗尘。
      用完膳,乐娘和秦若凝两人凑在一起,说起了这次南埠之行。
      秦若凝那位继母,在姜承隽在场时,对两人还算恭敬客气,可一旦只剩秦若凝一人,便瞬间换了一副面孔,还像以前一般用鼻孔看人,对秦若凝也恢复了颐指气使的模样。
      秦若凝在乐娘的开解下,早拿定了主意,不再委曲求全,反而放开了性子,将那一对母女好生奚落了一番。
      继母见她翅膀硬了,不似以往那般逆来顺受,着实被气了个倒仰。随后又几次三番找秦若凝晦气,都被秦若凝轻描淡写怼了回去。
      秦若凝不胜其烦下,索性闹着要出去住客栈,秦老爷这才着急起来,急忙好说歹说,将她劝了回来,又押着母女二人赔了不是,自此,秦若凝在秦府的日子才算清净下来。
      乐娘感叹,秦若凝那位继母可真是个拎不清的,今时不同往日,她但凡审时度势一些,也断不会再得罪这个继女,毕竟那可是未来郡王妃,将来,哪怕从睿郡王手指缝里漏出一丁点来,也足够秦家富贵昌隆一世了。奈何这女人还是见识浅薄了些。
      在秦若凝回乡前,秦老爷被继室一顿枕边风吹得晕头转向,竟提出要秦若凝将继妹带去京城,以便在京城为其寻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秦若凝这回是真的被激怒了,当场便道:
      “我如今也不过是个小小县主,尚且寄居在姨母家,我若再带去个与姨母无丝毫血缘的继妹过去讨嫌,我的脸面尚且不说,让郡王的脸面往哪里搁,今后京城中提起郡王妃来,便是个扒着姨母家吃白食的,自己吃了几年不说,还带着旁人一道,若爹爹非要女儿带妹妹进京,那女儿这个郡王妃索性也不要当了,免得累害了郡王。”
      秦老爷被编排的老脸通红,此时才想起自己这个前妻生的女儿,自己可是从未上过心的,她如今得了造化,自己万万不能得罪,否则万一她嫉恨自己之前的苛待,岂不是还要报复回来。自己怎么就鬼迷了心窍,明知她不待见那一对母女,还要硬凑上去。一时间心中不由埋怨其继室来。
      “凝儿莫要再说这等气话,不带就不带罢,横竖你妹妹还小,不着急议亲,只是这郡王妃是圣上指婚,不是你说不当就不当的,以后切莫再如此任性,这抗旨的罪名,咱们秦家可担不起。”
      秦若凝见他只顾自己的小女儿和家族荣耀,根本不考虑她的处境,心中仅存的那一丝血脉牵绊也消失的干干净净。
      然而此时并不是翻脸的时候,秦若凝勉强压下对这一家子的厌烦,同意了秦老爷提出的稍后进京一事。
      她的婚事定在五月,必须由娘家人出面才可,她的嫁妆除了县主的食邑,姜承隽送过来的一部分聘礼,还有吴夫人替她准备的一些家具,也算很体面了。
      可秦老爷从未提及她的嫁妆一事,今日又闹出这样一出,因而秦若凝便在临走前,特意嘱咐秦老爷,务必将自己亲娘的嫁妆带去京城。
      这本是合情合理之事,可秦老爷一听之下便犯了难,他亡妻的嫁妆早被那个继室挪用的差不多了,自己没有为这个长女准备一个铜板的嫁妆,若是连亡妻的嫁妆也补不齐,岂不是叫人笑话。
      秦老爷左思右想之下,只好跑去与继室商量补齐嫁妆一事。
      秦若凝才不管他如何做,若是秦老爷不将自己亲娘的嫁妆带来京城,她大可拿此事做法子,与秦老爷断绝父女关系,别人也挑不出她的错来。

第177章 密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