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青带回来的方案,显然并没有什么问题,刘三顺仔细看过了好几遍,觉得开培训班这件事,可行。
最起码,从方案里面来看,没有任何会亏本的风险,顶多就是三年后收益没有达到要求,培训班归对方,但是里面还有一条,即便培训班归对方了,付小青依然可以是培训班的老师,只是转为拿工资的形式,不再参与分红了。
但对于付小青来说,只要培训班还在,做鱼皮画的梦想就还在,当不当老板,其实无所谓的。
刚才付小青来的时候,刘三顺一直在直播,所以,全过程网友们都看到了,大家对付小青带回来的消息也都很高兴,纷纷表示这回刘三顺总算熬出头了,可以把鱼皮画的事业一直做下去了。
还有人表示,这么长的时间一直关注刘三顺和付小青,主要就是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农村的生活太真实了,一波三折的,惊心动魄的,曲折婉转的,感人肺腑的……希望这些全都是真的,而不是事先就有剧本。
这位粉丝用了好几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通过她的态度,刘三顺也终于给自己的直播间找到了一个最精准的定位。
那就是:反映农村现实,讴歌美好生活,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积极传播正能量。
看看,这定位用语,多高大上,多正能量。
以前郝大力还总说,刘三顺弄这鱼皮画不会有多少人关注他的,现代人都喜欢有趣的、解闷的、娱乐性强的,你这鱼皮画都快灭绝了,就是因为大众都不喜欢,谁看啊?
结果,这么一个挺无聊的主题,居然让刘三顺给整成了现象级的题材,此时此刻,刘三顺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虽然放在整个平台来说,不能说特别的火,但在小河村,乃至滩头镇,甚至拿到县里,也都是头牌……啊呸,是头部主播了!
又是几天后,刘三顺的食品加工小作坊手续还没办下来,付小青那边却是已经开始了培训班的招生。
怎么说呢,像这种培训班,不属于教育类,也不属于艺术类,它就是民间自发的这么一种形式,说白了,就像是一群农村妇女围在一起,互相学习传授纳鞋底子技术而已。
最关键的是,这培训班是免费的!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和资质的问题了,只要有个地方,能坐得下十几个老娘们,大家铺开摊子就能干!
王书记对这件事也很上心,毕竟现在刘三顺的鱼类制品小作坊,和付小青的鱼皮画培训班,是小河村唯二的两个重点脱贫项目了。
重视,必须要重视!
王书记先是在大喇叭里喊了两天,然后又召开了一次全村代表大会,把付小青成立免费鱼皮画培训班的事,跟大家一说,有不少人也都挺感兴趣的,毕竟是免费,不用花什么钱,就能学到技术。
但还是有人犹犹豫豫,因为学习虽然免费,却肯定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且作鱼皮画需要成本,别的不说,就光大量的鱼皮,如果作成了画卖不出去,那还不如直接卖鱼省心了……
面对大家的顾虑,付小青大大方方地站出来,把自己这个培训班的经营模式讲了
第139章 鱼皮画培训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