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不是故意的,他对1997年香港回归还是有印象的,但对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什么印象。他当时还是个小学生,能有什么印象呢?再说他身处穷乡僻壤,亚洲金融危机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可是,他现在做的是女装行业,对日韩的出口占到40%以上,亚洲金融危机对路绅的影响可大了。
怎么办?如果1997年实现不了那么多增长怎么办?
那只有在1996年提前实现增长,我才能赢得这场考试了。陆砚心里默默地说。
当时,对赌协议是这样签的,只有每年超过10%的增长,1998年初公司的总资产达到1.3个亿,才算是完成了对赌。否则,就是失败了,路绅要被投资方以低价收回去。
1995年初他拿到钱之后,布局广告,做的很成功,但这比钱救了急,现在他的手里没有子弹了。这笔钱是饮鸩止渴,可是当时的情势所迫,也必须得这样。接下来,只有做好1996年的业绩,才能弥补1997年的亏空啊。
这样算,1996年必须实现20%的增长,才能达到预期。
什么样的生意,一年能实现20%的增长呢?现在他虽然发展成国家品牌了,但女装行业已经高度成熟了,一年10%的增长是侥幸,20%的增长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但现在,他能说什么?除了努力实现高增长,他没有任何办法。要想获得高增长,能有什么招数呢?他的肾上腺素急速飙升,想要急切地寻求一个办法。
投资方要求的增长率,是数字上的增长,只要1996年的销量能达到,哪怕寅吃卯粮,提前投资以后的市场,账面上能做到增长,他就可以赢得对赌,陆砚想到,那么我只要找到一个办法,提前收到销量就行。
这样看,只有预付费制度可以尝试了。陆砚对自己说。
既然只能走这条路,他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哪怕是铤而走险,也要一试。他曾经被房归海赶出去,如果这次还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心血,那他会难过的自杀。
&n
第429章 陆砚想起97年的金融危机,试图未雨绸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