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密林深入,转过一座小丘,耳际间隐隐传来水流之声。杨易抬手祭出灵犀,嗖嗖嗖,将前面的一片密竹砍出一条小路来,穿过竹林,一条宽阔的大河拦在面前。
晃晃的河水奔流不止,看似平常无奇,可杨易却是感知到河底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果然,一名欲腾空飞渡的修士,身形刚至大河中间,忽然河水中身处一条巨大的尾巴,啪地一声将其抽回。便是驱使的飞行法宝亦被抽得碎裂开来。
不让飞渡,那又如何过得了这条大河?
踌躇在岸边的杨易不停地思索,寻找着过河的蛛丝马迹。
沿着河岸独行了数里路,果然见到一块一尺来高的古碑,上面写着古字“若水”。
若水,杨易哑然失笑。若水三千,难道让我找个瓢来渡河不成。
眼前瓢倒是没有,石碑地下却是有着两个莲花石台。看那石碑古迹斑斑、青苔遍布,可这两个石台却是光滑得很。
难不成,这两个石台便是渡河的关键所在。杨易围着莲花石台转了一圈,弯腰向着石台抓去。
咦了一声的杨易,双眼等的老大。自己虽是不修体魄,可这金丹后期的修为,之一抓之力怕是也数十万斤不止吧,可那石台居然纹丝未动。
咔嚓嚓,激发了蛟龙精血,施展了天龙锻体决的双臂粗壮了许多,这一抓之下怕也有百万斤的力道了,可随着杨易面色涨的通红,那石台仍是未动分毫。
坐在一旁喘息了片刻的杨易心中暗自揣度,蛮力不行,难不成需是神识驱动。一道神识注入其中,果然,那石台微微动了动,杨易不觉心中惊喜。操控着那石台缓缓升起,虽是十分吃力,可石台仍是渐渐向着河水上空移去。正如杨易所料,那河中的妖兽并未攻击石台。
杨易纵身登了上去,转眼看了下另一座石台,分出一道神识操控其来到面前,复又一步踏了上去。
两座莲花石台都是极重之物,杨易分神而操控吃力不小,犹如用一根棉丝掉着铁坨一般,摇摇晃晃地向前行了十几丈。
突然脚下一空,刚刚那座莲花石台居然向河水中坠去,杨易急忙加大神识操控,可那河水中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吸力,正在向下牵扯着石台。
在杨易不惜耗损神识的操控下,那石台终于停在了水面之上,杨易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服下一颗恢复神识的丹药,复又操控着石台,交错着向前走去。
可如此一来,每向前一动一步石台,都犹如搬动一块万斤巨石般沉重。
嘭的一声,与河底吸力产生的巨大神识对撞,使得石台每向前一步,都将四周的空间挤压开来。河面上的雾气连带着千幻林中浓郁的灵气便被石台砸荡开来。
一朵朵莲花形状的气波,不住地晕向四方,犹如一朵朵莲花在河面上绽放一般,煞是好看。
如此美景杨易可无法享受,相反,巨大的神识消耗,使得杨易面色苍白,浑身战抖起来。
而那河水中时而翻腾的浪花,昭示着那神秘的妖兽随时都在,杨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亦步亦趋地操控着两个莲花石台艰难地移步对岸。
“傲炫师兄你看,有人要渡过若水了,这进度也是不慢了,比之我当年还快了数分。”
骆傲炫顺着师弟齐衡所指看去,只见得步步生莲的杨易就快走到对岸。
又是一道蓝光闪过双眼,骆傲炫看了杨易片刻,哼了一声“过得了神识这遭又能如何,此人周身煞气极重,刚刚入魔那名修士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还不知是造了多少杀孽积攒下的,稍后的第三遭考习心境,怕是多半也会入魔。”
最后一步踏出,杨易终于艰难地踏到了对面岸上。那一路追随的河水中妖兽,一翻水花,沉到水底不见了踪迹。两座莲花石台白光一闪,消失不见。
头疼欲裂的杨易急忙寻了一处僻静处,服下丹药开始恢复神识。
千万里之外的一座高山。半山腰处一个巨大的石洞之前扶手立着两道身影。其中一人正是仙剑山斩神初期的老祖夏侯乙,另一位头戴九星耀冠,身穿乾坤道袍的老者人却是气息十分缥缈,连那修为都令人感知不得。二人一动不动地盯着洞口,只有那修为神秘的老者手指轻捻胡须。
咔嚓一声,似惊雷响过,整座山峰都随之震动不已。更有无数电蛇顺
第二十三章步步生莲踏若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