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鼎面沉似水,道:“欧先生不是先我一步看出地宫中的玄机吗?”
欧清渚心弦一颤,想不到陆元鼎明察秋毫,竟能看穿自己心思,冷笑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们非要寻死,欧某无能为力。”
二人心照不宣,目光一对,不再说话。雁凌峰听两人弦外之音,虽不知他们是否包藏祸心,但群贼夺宝,免不了分赃不均。可他如今已上了贼船,只能同舟共济,相互猜忌有害无益。
离开龙盘山,出蜀之后一路向东南下去,五人日夜兼程,不出一个月,便到了广南东路。有宋一代,沿海州郡已多见繁华,但百粤之地自古蛮荒,山林中又多瘴疠之气,并非久居之地。
五月中,广南福建几路正值梅雨时节。几人来到潮州落脚,按南宫朔指引,寻到徐门故址。四十年沧桑变迁,当初鼎盛一时的徐门,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残垣断壁,余者都成了田地。
几经打探,终于在乡里找到一位上年纪的老人,这老人四十年前在本地充兵,亲历过围剿徐门一战。由他引路,不多时,几人在一座矮山东南找到了一座老宅,败草残墙,荒无人迹。
听那老卒说,这宅子便是当年徐氏宗族的居所,自徐门作乱后,官府收没田产,强行拆毁徐门在沿海各地的庄宅,唯独这处宅邸无人敢动。
但凡有人在这里动土,当日官府衙门中必有命案,上至郡守,下至衙役,前前后后共计五六十条人命。之后又在墙壁夹层中见了四句血书:沉冤昭雪,天公有灵;若动此宅,一砖一命!
三年前,一位信任太守不信这邪门歪外道,偏在太岁头上动土,在大门旁拆了十一块砖,第二日,府衙内果真横死了十一人,自此之后,这处老宅再也无人敢动。
南宫朔给了老卒三贯钱,酬谢他冒险带路。“徐门”二字包罗甚广,势力在东南沿海无远弗届,堪比当今的南海九宫门。和徐门有关联的宅邸,不计其数,若想找到和七星连冢相关的徐祠,谈何容易,如今才进潮州,便能找到这间宅子,当真省去了许多周折。
陆元鼎吩咐南宫朔先去码头租一艘大船,毕竟敢去南海三岛的船老大不多,须提早做好准备。
欧清石拿出罗盘测向,得知这处宅子的朝向和将军墓、四方城毫无差异,料定和七星连冢有关,再看这宅子的风水格局,后高前低,左右各有角楼,左侧五十步外还有一条小河,正是一处平阳佳地。
经历这一个月昼夜兼程,雁凌峰的心境渐渐平和下来。如希音道长点拨他的禅宗三境界,是山非山,只在一念之间,脚下的路真真切切,昨日之事更不容变更,悔恨、抱怨都是徒劳,只有身前的路还可放手一搏。
他心无旁骛,将所有心思都放在破解七星连冢之上,听了欧清石讲解,急忙问道:“机关石就在这宅子里?晚辈愿进去一探!”
欧清石摆手道:“四方城内的机关石上不是有两句话么,乾坤倒置,灵龟验穴。既然乾坤倒置,此中必有高人布局,用奇术导引生气,天为地,地为天,前则后,左则右,而风水之气也必然颠倒转换。这宅子气势极佳,实则是穷凶极恶,生气已被导引到了山丘之后!”
陆元鼎立在门前,回身向西北望去,二三里外一座土丘映入眼帘,上面植被稀疏,想必玄机便在那里,颔首道:“先生所言极是,那座土山应是用来导引生气的。”
众人来到山下,见山高百尺,状如驼峰,东南山脚下正对徐宅的方向有一圈水泽,水中泥沙淤积,浑浊不堪,却闻不到半点腐臭。
欧清石驻足水边,道:“方才欧某心中还有一分不解,如今却再无疑虑。那机关
第390章 玄蛇七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