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陪同罗庆春回到李家村的县招商办钟主任,这天在李爱国的陪同下,去了会仙山的庆春园。
钟主任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与罗庆春探讨可行的商业计划,振兴当地经济。当然,靠一个罗庆春是无法振兴当地的,但高帽子总要先戴上。
只是这李家村实在贫瘠得很,没有资源可开发。地底下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地面上的山水也不够奇秀,搞旅游都没条件。
要说农业经济,早些年的李家村就是自给自足的状态,自从李建业带领全村种植茶叶以来,李家村才事实上拥有了向外输出农产品的能力。
但以李家村现有的茶叶生产规模,对李建业来说是一份不小的买卖,可对成功的大商人罗庆春来说,只是小打小闹。
“钟主任什么意见?”李建业问李爱国。
李爱国回道:“主任的意思,是让罗庆春把李家村打造成一个茶叶生产的示范村,如果效果好的话,在全县推广茶叶种植。”
李建业说:“这会不会太随意了些?别说全县,咱们镇各个村的情况都不同。”
李爱国说:“层次不同,眼界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让你来做,你会从种茶开始做起,从下往上,做到市场。要让罗庆春来做,他不会跟你一样上山种茶树,他会逆着来,从上往下,把住了最上面的一层,下面的不管多少分支,到最后都要汇集到他那里。”
“他同意了?”
李爱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两头高兴的事,他怎会错过?”
没过几天,村委小楼旁的几栋民房突然被拆,废墟随即被清理干净。
工程队在旧址上昼夜施工,两个月后,李家村最气派的一幢楼房拔地而起。与它相比,村委小楼就像一个小矮人。
在这幢高楼的楼顶上,竖立着一块霓虹招牌,上书“庆春堂茶叶”,只是这霓虹尚未亮起过。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一辆辆汽车首尾相连开进了李家村,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列由小汽车组成的火车。
罗庆春依旧是穿着一身白色的西服,右手拿着拐杖。司机兼保镖站在他的身后,却不见李彩燕的身影。
庆春堂的楼前已经摆满了花篮,地上铺了一层红地毯。如火车般的汽车鱼贯而来,停在庆春堂门前。
第一辆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人,气度非凡,下了车,抬头看着眼前这栋还在散发着刺激味道的新楼房,不动声色。
罗庆春赶紧把拐杖丢给身后的孙大力,几步小跑迎上去,脸上的笑容就像追着太阳绽放的菊花,一朵白菊花。
那位中年男人伸手与罗庆春轻轻握了握,钟主任从第二辆车上下来,把中年男人领进了一旁的村委小楼。
车上的人陆续走来,李爱国也在其中,我猜测应该是镇上的领导。他们和罗庆春站着聊了一会儿,便都走进了旁边的村委小楼里。
之后走来的一些人,从衣着上看就没之前的那些人素朴了,大概是县里的一些商人。他们不大可能是罗庆春以往的生意伙伴,李家村实在是太寒碜了。
来围观的村民把周围挤得水泄不通,随着太阳不断升高,村民们的情绪开始骚动起来。有些男性村民更是忍不住解开了衬衣纽扣,袒胸露腹。这要是在平时,男人不穿上衣也没人会在意,可今天的场合实在不适宜。
有几个胳膊上系着红袖标的妇女上前,让他们把扣子扣上。这些妇女是妇女主任李佳琳临时请来,维持今天的秩序的,要管住这些男人,就得用他们自己的女人。
“什么时候开始啊?晒死了。”有村民开始抱怨。
“是啊,要不是为了一桶油,我才不受这罪呢。”
“再不来,
第33章 他比霓虹更寂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