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早上,李爱国和李建业正准备出门,一通电话却把李爱国叫去了镇上。他没说原因,只说是领导让去一趟。
原本兄弟俩要去给他们这个“大房”的老祖扫墓,上午祭拜完,下午就要到祠堂举行祭祀。这也是不得已,开基老祖的大墓已经损毁多年,找不到旧址,也无法重修,只好在祠堂里连同远祖一同祭祀。
有了李胜利的前车之鉴,李家村的人都“老实”了许多。哪怕是主张张扬个性的年轻人,还有那些从城里回来扫墓、喜欢把墓弄得“红红火火”的大叔大爷们,都不敢再在山上燃放烟花爆竹,顶多就是拿一挂鞭炮意思意思。
有的村民实在不放心,生怕引起山火要赔钱坐牢,用喷洒农药的喷雾器背着满满一桶水上山。还好农民做惯了这些活,要是让那些城里回来的农民不是农民、市民又不够“市民”的人来背,怕是还没见着祖宗的墓,先去见了祖宗真面目。
李富贵去了村委,扫墓的事他不关心,祠堂祭祀的事轮不着他管,还有比他辈分大、资格老的长辈在操弄。要是平时,过完春节也没什么大事,等着茶树抽芽,平平稳稳就好。可今年不同,村委要换届了,不管以后是谁当这个村长,他总要好好筹备。
李佳琳从县城回来后,先到李家给李富贵拜了个晚年。只是几天不见,感觉她又胖了不少。她和李巧巧上下年纪,还没成家,村里有人私下也叫她“老姑娘”。她着不着急不知道,她家里人是真的着急。可李家村这偏僻的地方,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个外人,本村的人又都没对上眼。去年罗庆春回来后,来了不少人,特别是赵姐——不太好提她了,毕竟是个故去的人了,唉,真是感慨,去年她还那般神采奕奕——她带了一群年轻人到李家村,李佳琳的爸妈可兴奋了,一边催李佳琳多去找人家“交流交流”,一边亲自上阵,还一度找到了李富贵,让他帮着做媒。
李富贵当然也有成人之美的想法,试探着问了问李佳琳,有没有看上眼的。结果惹得李佳琳不顾上下级,也罔顾人伦,将李富贵给骂了一顿。事后她来找李富贵道歉,李富贵自然不会与她计较,但也不敢再过问她的私事。
院子里,李丝言和李传福姐弟俩正在写作业,准确地说是在赶写作业。过两天村里小学就要开学了,他俩的寒假作业还有许多没完成。
“妈妈,您能不能帮我写?”李传福柔声问道,听着颇有些楚楚可怜。张舒梦正在晾衣服,丝毫不为所动,说道:“你爸让你写作业的时候,你怎么说的?‘我都写完了。话是你自己说的,你要玩我们也没拦你,这会儿我可不能替你写,当初你要玩的时候也没叫我替你玩呀。”
“你快写吧,求她们做什么?她们巴不得我们写不完,好被老师骂呢。”李丝言一番“好言”相劝,听她话语里的怨气,李传福会向妈妈求助八成也是跟她学的,可惜姐弟俩碰到的都是同款“绝情妈妈”。
罗文英嘴角含笑坐在一旁,她说:“阿婆倒是想帮你写,可惜阿婆不会,认不得几个字。”李丝言一努嘴,埋头继续写作业。
院门外未见人先有声传来,“姐姐、哥哥……”众人循声往院门瞧去,一个小女孩蹦跳着跑进来,跑到李丝言和李传福的身旁。李丝言见着大丫,烦闷的心情也好了起来。罗文英的目光依然望着院门,大丫不可能一个人来,后面肯定还有人。
院门处伸进来一只脚,接着是一个大肚子,然后才是赵芊芊那张略微有些肿胀而憔悴的脸。张舒梦赶紧放下手上的衣服,过去扶住她,带她在桌子旁坐下。她对李丝言说道:“你们带着大丫到屋里去玩,把小七叫起来,又睡懒觉了。”李思琪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李家村并无幼儿园,所以她还有一两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姑妈,您好点没?”赵芊芊一手撑着腰,轻声问罗文英。“我现在没什么事。”罗文英说,“做完手术就好了。你怎么来了?快要生了就不要乱走了。”
赵芊芊说:“没事,离预产期还有二十天呢。我就想来看看您,早该来看您的了。”
罗文英说:“又不是看不到了,着什么急呀。安安稳稳把孩子生下来,我还要去看你呢。”
赵芊芊挪了挪身子,罗文英见状说:“我们进屋里去,沙发上坐着舒服些。”赵芊芊说:“没、没事,我就坐一会儿,一会儿就回去了。”
罗文英眉头一皱,额头、脸上的皱纹更多了,她好像有些纳闷,说:“好不容易来了,不着急,在家吃了午饭,我再让你二嫂子陪你回去。”
赵芊芊面露难色,似乎有些不安,欲言又止。罗文英到底是老人了,眼
第117章 来与不来皆从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