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人事最难是火候[1/2页]

牛生最后一梦 余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家村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茶叶,但茶叶生产出来之后,需要销售出去才能换成钱。要是卖不出去,堆放在家里,那就只是一堆树叶。
      现如今李家村有两条茶叶销路。一条是传统的,由茶贩子来采购。这种模式容易被茶贩子压价,毕竟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中。另一条是新兴起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这一种模式可以让茶农直接对接喝茶的人,但它的限制在于茶农普遍不懂互联网。
      说来也是巧,或者说不是巧,是使命。李建业带头种茶,而张舒梦把网店带到李家村。不少年轻人在张舒梦那里学习之后,也尝试着开了自己的网店。虽然效果还不是很好,但路已经走对了。
      十几年前,李家村的人还有“赴圩”的习惯,最近的圩市在隔壁县,得走上两三个小时。那时节为了卖东西和买东西,圩上日就要赶过去占个好位置。那时候不少黄牛都拉过货物随主人家去赴圩。后来各个村的路通了,杂货店开进了村里,赴圩的人就越来越少,圩市也就只剩下逢年过节难得热闹一点。可这仅存的一点热闹,终于在网购的风潮吹进农村后消散了。
      网购像是给农村人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商品,就是把他们几十年赴圩见过的东西加起来,也远远不及网店里的万分之一。能限制他们大量网购的,不是理性,不是家人的反对,而是囊中羞涩。
      网购的东西需要人运送进来,放在古代,做这事的应该叫镖局,如今则叫快递。不管是从网上买东西,还是从网上卖东西,都离不开快递。这就是李文忠想要盘下附近几个村子的快递网点的原因。
      李建业当然看得明白这其中道理。他和张舒梦通过网店也卖出去不少茶叶,量少的时候交给村里的快递网点,量大了他还得自己开车运送到县城去。可他并没有自己搭建快递网点的想法。
      李文忠说:“我们合作,你不用管网点的事,我分你一些股份。”
      李建业说:“平白无故,我为什么要分你的股份呢?你需要我做什么?”
      李文忠笑笑说:“我要做你福琪茶叶的唯一指定快递合作商。”
      李建业说:“这算什么事,你要做快递,我肯定都给你送啊。不过,话先说好,比别人贵,我可不管交不交情。”
      李文忠拍着胸脯说:“保证最低价!”
      李建业也笑了笑,说:“那我就等着你弄好了,可要抓紧,春茶马上就要开采了。”
      李文忠说:“没问题,有你这个大主顾在,我就可以和地区代理谈条件了。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眼下全村只有你的订单量最大。我分你二成股份,你看如何?”
      李建业有些诧异,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说:“我的订单还是会给你,但你的股份我不要。”
      “为啥?看不起啊?嫌少?嫌少我得回去和文娟商量一下,二成她是同意的。”李文忠说。
      李建业摇头,他给李文忠添了茶,此时茶汤已经有些淡了。他说:“我没有帮你什么,也没有付出什么,平白得了二成股份,这是不对的。钱是赚不完的,有些钱本就是该别人赚的,我只要做好我该做的,拿我应该拿的那一份就好。”
      李文忠端起茶喝了,皱皱鼻子,显然几泡之后的茶汤有些难喝,哪怕最开始是上等的好茶。他说:“行吧,你这脾性我也了解,我也就不强迫你了。你的订单我给你成本价,就当是感谢你的支持了。”
      李建业笑道:“这就够了。”他看着李文忠的空杯,问道:“还喝吗?”
      李文忠说:“不喝了,你看,还是直白点好吧?我先走了,等事办完了再跟你说。”
      张舒梦听了李建业的转述,没有为失去二成股份感到遗憾,也没有赞赏李建业的选择。本

第130章 人事最难是火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