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大概有人会说是孩子出生时的那声啼哭,还有人会说是金榜题名时的那声恭贺,也有人会说是久在异乡突然听见了乡音。
而对春天的李家村的人来说,最美妙的声音就是采茶机发出的轰鸣声。那一声轰鸣都像是印钞机在运转,村民们恨不得它能一直转下去。
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是用手摘茶,没有统一的手势,按自己的习惯,怎样舒服怎样来。那时候随便找个村民都能看到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黑乎乎的,还有着道道裂痕。那些裂痕都已经结痂,那是被茶梗给割裂的。
后来李建业在网上看到了一款采茶机,准确地的说应该叫割茶机。两排齿状的刀片叠在一起,通过一个小小的汽油发动机带动刀片来回划动割断茶梗,刀片上方的一条长长的风筒吹出风来,把割断的茶叶吹进口袋里。很简单的设计,可价钱却不便宜,据说是日本生产的,李建业花了好几千元才买来。
不得不说,这种割茶机比纯手工采摘要快太多了。一个娴熟的妇女——李家村的男人采茶速度基本都比自家女人慢,每天用手采摘,大概能采一百多斤茶青。可一台割茶机一个上午,就能完成一个家庭三四个人一天的采摘量。这对种植规模比较大的村民来说,极大了降低了用工成本,此前请人帮忙采摘,一人一天就要花去一百五十元。
李建业买的割茶机在李家村成了稀罕物,很多村民都来观看,看完就想买。可一听价格,又纷纷断了念想。当时很多村民才刚开始种茶,口袋里远不如现在宽裕。而等到他们的茶园长成规模,国产的割茶机广告已经悄然飘到了李家村。
国产的割茶机和李建业买的日本那款在外观上没有太多差别,功能也是一样,使用起来也没有区别——至少村民们是这样说的。但两款割茶机的价格却相差很多,国产的价格是日本产的三分之一。曾经羡慕李建业的村民们不由得又有些可怜他,觉得他当了个冤大头。
一台割茶机整体应该有二十来斤重,一个人能使得动,但装茶的口袋还需要一个人帮着抻着,不然割下来的茶叶会堆在口袋口。而且口袋里装的茶叶多了,需要有人拖动,满了也需要有人装袋。于是乎,春天的李家村漫山遍野都是夫妻同心协力的场面,哪怕是前晚还在吵架的夫妻,今早起来也会一边继续吵,一边配合默契的收割茶叶。
张舒梦忙着网店的事,根本抽不开身。李建业也没要她帮忙,他说这叫分工,是新时代的“男耕女织”。可只凭李建业一个人,根本忙不来采茶的活,于是就请了村里李老三夫妇来帮忙。
李老三有爹娘取的名字,但早就被村里人遗忘了,他排行老三,村民们就一直叫他李老三。李老三的媳妇是村里罗姓的女儿,当然也有名字,可女人的名字更不被重视了,村民们都叫她三嫂子,辈分和年纪比她大的也这么叫。
李老三和三嫂子是一对很奇特的夫妇,他们是村里的职业打工人。以前村民们耕田种番薯的时候,他们不耕田不种番薯,而是到处给人做工,帮人建房子,帮人建挖水渠,帮人搭猪圈,帮人扛竹子……只要肯花钱,脏活累活都不在话下。
第135章 但求无悔地变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