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魂断麸子洞(上)[1/2页]

蛇背上的天师 笑你叹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且说惠功离了家,走了几日,来到了巫峡口。
      长江流出瞿塘峡段以后,进入巫峡。在巴东挨着巫山的河段,有一座大面山,远看似一僧人打坐于群山中。长江被大面山阻挡,在此拐了一个弯,又因此处差不多是巫峡的尽头,便得名巫峡口。
      巫峡口北岸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口大小与白龙洞差不多。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白龙洞的洞口有一条小溪往外流水,而麸子洞的洞口,则是有一条小溪,往洞内流水。二者正好相反。
      麸子洞洞口内,有一座用木材搭起的寺院,寺内住着毛氏、刘氏、丁氏三名僧人。
      据传说,以前曾有一名四川的阴阳,循着一股脉气,跋山涉水,最后来到了麸子洞。见那脉气往麸子洞内而去,那名阴阳长叹三声,掉头回四川去了。
      可能是因为占了那股脉气,麸子洞里那座寺的香火特别旺盛,每年的香火钱都要雇账房先生来帮忙算,名噪一时。
      惠功跟着众善道长学艺的时候,曾到过麸子洞,还听寺里的僧人讲过经。其中的丁氏僧人,与惠功相处甚欢,结为好友。今行至此处,惠功便打算去麸子洞看一看,拜访一下故人。
      行了小半日,惠功便来到了麸子洞前。
      洞口两侧的石壁上,雕有一些凹槽,其内供奉着观音、弥勒等雕像。像前纸灰和香梗遍地,可见前来烧香许愿的人不少。
      再往里走,便看见了横在洞内寺院的主体。
      匠人们先在洞壁上凿出孔,然后将木枋插入其中,再在木枋上搭上横木作为骨架,再在其上铺一道木枋作为梁,然后铺上一层木板作为踏面。最后再立几根竹子,便可将墙、窗和门等做出来。
      屋顶则是就着洞顶,部分墙壁也是就着洞壁。其下悬空,溪水从下面潺潺而过。
      惠功抬步来到寺内,其间还有不少香客在来来回回。
      “丁师傅,别来无恙。”惠功见丁师傅正在低头翻阅佛经,便叫了一声。
      “惠功小道长,你怎么来了?快请坐。”丁僧忙将佛经放至身前的案上,然后从蒲团上起身,拿出另一个蒲团递给惠功。
      惠功接过蒲团,便在案前坐下。
      丁僧忙跑去伙房,不一会儿,便提着一壶开水过来,然后又从一边的柜子里取出茶叶,就着案上的茶具,开始泡茶。
      “小道长今天怎么有空到此?你师傅他老人家还好吗?”丁僧一边倒茶,一边问道。
      “小道近日游历至巫峡口,便顺道来此处看看。小道自去年出师以后,便再未见过师尊。前几日去龙王庙,不巧师傅他老人家去外县给人治病去了,未曾见到,料来他老人家应该还好。”惠功淡淡答道。
      “原来如此,小道长这么早便出师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当初众善道长便夸小道长天赋异禀,果然如此。来,请用茶。”丁僧说着,便将泡好的茶递给惠功。
      “好茶。”惠功尝了一口便赞叹道。
      “这是今年刚采摘的秋茶,小道长若是喜欢,便带上几两。”丁僧微笑道。
      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又没得——这是茶农的一句谚语。
      秋茶无疑是最好喝的,但秋茶不能过度采摘,否则会影响来年春天的茶叶,故也有秋茶好喝舍不得摘的说法。
      “小道四处游历,带着好茶叶也难以享用,您还是自己留着吧。”惠功谢绝了丁僧的好意。
      惠功跟丁僧一边品茶,一边闲谈。
      喝完茶,惠功正欲告辞,忽然外面一声雷传来。
      二人不由得一怔,心说有些不正常,一般秋天很少打雷的,尤其现在已经算是深秋了。
      不一会儿,又是几声雷传来,风向也变了,云也开始涌动。
    &nb

第50章 魂断麸子洞(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