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韦总您是一个人下来检查工作的?”
      点到为止,适可为止。增怂也算谦虚,急忙的谈起人家韦总更愿意关心的话题。
      “司机算不算?还是你是说随从?我这人工作风格是喜欢自己看,自己想。宁愿不带更多的人的,公司上下都各有各的忙的。不过你放心,这不体现我们公司实力的,也更不影响我的个人决策。”
      对方笑着解释,增怂虽然有点疑虑,但还是点头认可了。
      “刚才我已经陪韦总去咱们线上参观了一圈的,韦总很专业,一路下来提了许多非常专业的意见。”
      洪军在旁边,给增怂说明了一些事情。
      “虽然就这很短几分钟,我也是已经真切感受到韦总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了的。”
      增怂急忙跟着恭维。
      “韦总,听我们洪军总说,您这趟过来是有合作要谈?”
      增怂问到了正题。
      “是有这个想法,刚才转了一圈也确认了咱们厂子有这个技术能力的,我这边活也不难,但刚才跟洪军聊了一路,却发现还是跟你们厂子现在的经营思路有冲突的。所以,也才候着你过来先决策拍板,再讨论咱们有没有合作的空间。”
      韦总虽然对厂子的硬实力进行了认同,但又把合作的“皮球”踢了回来。
      “韦总是想订购一批防护服的,量很大,规格制式也相对复杂了一些。了咱们厂子最近的三条线都在赶口罩,市场需求很旺盛的。但韦总这边要的品有的确量很大,甚至韦总还提出了长期合作的愿望。”
      洪军自己转达了分歧所在。
      两人都等着增怂发言。
      “韦总,我能不能先冒昧的问您一句。说实话,我们这个厂子,其实是适应市场,紧急上马的一个新厂子,您肯定也同时考察了秦州周边其他的同类型厂子吧?”
      “的确有,但说实话咱们这家反倒是眼下我个人最满意的一家。设备很新,能更高效的适应我自己订制的新款产品的生产需求;人员新,反倒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去纠正、更改那些不适应新款产品的工作习惯。再有,就是咱们厂子紧靠沪秦高速,交通很方便。”
      韦总说的同时,增怂在认真听,也在认真思考。
      点头,基本认可了。
      “洪军,现在口罩那边需求量还很大吗?少一、两条线影响有多大?”
      “手上订单消化,留一条线,外加加班也勉强够了。不过,这产品现在潜在需求量也大呀,同行都在加足马力的生产,抢占市场呢。”
      两人毫不避讳客人的现场讨论起来,韦总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的听着。
      “市场上的货源如果越来越充足?咱们和那些已经形成知名度的名牌产品来比,利润压到多少才能保证竞争力?”
      增怂问洪军道。
      韦总却也突然极具兴趣的看了增怂一眼,然后埋下头继续喝。
      “这……,咱们这里没……。”
      “好了,我知道了。市场部都是干啥吃的!打电话把他们都召回厂里,晚上咱们开会。”
      增怂打断了洪军的完整发言。
      洪军虽然自己都不清楚,自家的市场部在哪,但还是很惯性的点头配合着。
      “韦总,咱们的单子很急?”
      “很急。”
      “对产量也有要求?”
      “有要求。”
      “价格上也有的谈?”
      “有的谈。”
      “对材料和工艺的也有的要求?”
      “有要求。”
      “我们压不起多少货物的。”
      “有预付款的。……但我先说明呀,不可能任凭你狮子大开口的。”
      韦总终于脱离了两、三个字一句话的套路。
      

530. 初步达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