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在一天之内便火遍了整个江河市。
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小卖部里面都把辣条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一到下课时间,大量学生便会跑到小卖部来,抢着购买一两包辣条。
纺织厂。
“厂长,昨天的出货量统计出来了。”
“一共收入两万五千块。”
财务刘红霞兴奋说道。
“做的不错。”
杨正超点点头,他办公桌上就摆着那两万五千块,蓝色的百元大钞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这些钱都来自各个小卖部的进货,扣除掉杂七杂八的成本之后,还能剩下两万块的纯利润。
“果然决定做辣条是正确的,这玩意真他妈的暴利。”
杨正超摸着下巴自语道。
辣条的成本很低,连售价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厂长,咱们厂这是要发财了呀!”
张保国红着脸喊道。
他是纺织厂的老人了,在这里干了不少年,但就是最鼎盛的时候都没见过这么高的日营业额。
“别高兴的太早。”
杨正超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昨天是因为那些小卖部都是第一次进货,才会这么多,不信你看今天,绝对没那么多电话了。”
在这方面他看的还是很清楚的。
小卖部进的货不可能一天就卖光,要想保持每天两万块的利润纯粹是痴人说梦。
单单一个江河市,还没这么大的市场。
不过杨正超保守估计,辣条一个月的利润也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这已经不少了,足够作为他的第一桶金。
随后的事情也正如杨正超所说的,一整天下来电话响起的次数都有限,和昨天的情况截然相反。
杨正超对此早有预料,因此也没有在意。
他把张保国叫道身边,悄悄说道:“现在辣条也算正式进入市场了,之后销售方面应该不需要操心,不过我担心别的。”
“什么?”张保国不明白。
“我担心有人眼红辣条的火爆。”杨正超说道:“老张,你这段时间帮我盯着点精德食品厂。”
精德食品厂,同样是他父亲杨国华留下的厂子之一,也是前段时间他去收购机器的地方,厂长正是徐明亮。
对于徐明亮的人品,杨正超可没有丝毫怀疑,前者就是个人渣败类。
要是见到他的辣条这么火爆而不眼红,那才叫奇怪。
......
没过几天,辣条的热度彻底爆炸,在整个江河市的学生群体间风靡起来。
这一现象自然也被诸多同行发现,其中就有精德食品厂。
精德食品厂,厂长办公室。
“这玩意怎么回事?”徐明亮指着桌上一包辣条,说道。
“厂长,这好像是杨正超那个纺织厂生产的。”
“是他?”
徐明亮琢磨了一下,回忆起前几天杨正超从他手里买走的一整套食品加工线。
“我就说这小子没事买什么机器,原来是早有后手!”
徐明亮一拍桌子,“妈的,蛋糕不能让这小子一个人吃了,咱们也得做!”
底下人苦着脸说道:“厂长,可是咱们也不会做辣条啊。”
“这还用我教你们?”
徐明亮冷哼一声,“一群猪脑子,花点钱买通他们厂里的工人不就
第一十一章 别怪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