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的州学坐落在城北,城北处最有名的是永丰塔。永丰塔是济州有名的佛教建筑,圆柱形亭式建筑,由木柱架起,青瓦复盖,仿佛一把雨伞罩在正中,远远望去,庄严古朴,十分壮观。
围绕永丰塔的是大佛寺,大佛寺是济州有名的佛教圣地,而且附近就是济州的州学,是以无论是州学的学子还是游学士人都愿意在大佛寺游玩。
将一众兄弟们都支走了之后,赵太炎独自来到了济州。在拜访了韩坤之后,赵太炎就持着一封介绍信来到了大佛寺,因为新任的州学正就住在大佛寺。
新任学正不是旁人,是号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人,元丰二年进士。
历仕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礼部郎中及地方官职等,曾两度被贬。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是当世有名的大家。
不过因为党争之祸,不仅苏轼郁郁而终,晁补之也是一直风雨飘摇。
常年抑郁的晁补之身体不好,现年不过五十五岁,就已经无心与官场。
好歹是一个资深的进士,而且苏轼已经去世,党争之祸渐渐平息,所以朝廷还是很宽慰的将晁补之放到了学正的位置上。
对此晁补之没有异议,能在家乡为父老乡亲培养出人才也算是老年的一些慰籍。
苏轼精通佛道,而晁补之或是因为上层的原因,从心底抵触道家,转而信起了佛家。
自来到济州以来,晁补之不在家中住,也不在官舍住,每日就是拉着大佛寺的和尚在大庭广众之下谈经论道。
赵太炎初次到大佛寺,看着佛寺里面人来人往的众人觉得很新鲜。
走入大雄宝殿的时候,有僧人递过来一把香。赵太炎随手接过香,看了看殿中排列的七座大佛。
赵太炎不知道这七座大佛、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伏、拘那含牟尼、释迦牟尼。而且七座大佛的背后还各有两个菩萨,弄得跟凌霄宝殿一般。
扫视了一周,赵太炎看着众人都在一一礼佛,觉得既然来了,那就拜一拜。
点燃了一把香之后,赵太炎来到了最近的一座佛像前低声道:“诸位大佛好,小生向你请安。这里有些香,你们有空自己分一分吧!”
“扑哧!”
赵太炎转头望去,这是一个体态玲珑,娇小可爱……男装打扮的一个未知性别的人。
这人看着赵太炎,明眸皓齿的道:“你这人不信佛也就罢了,怎能戏弄佛呢?”
赵太炎曾经见过不少人男扮女装,但从来没见过男扮女装拌的这么好看的。
有些圆润的小脸上琼鼻小巧挺拔,樱桃小口红润有光泽,最惹赵太炎注目的是眉心偏右一点有一颗凭添了几分风情的朱砂痣。
赵太炎看着这位小娘道:“我佛在心中,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在我看来这几位大佛不过是我以后的道友,朋友之间来个玩笑无伤大雅吧?”
这位小娘眼睛睁的圆圆的道:“你这人好生狂妄,怎敢与佛称友?”
第七十六章大佛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