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抟以避考来自证清白显示出了其极为高尚的风范操守,当即赢得了晁补之和郭飞的赞赏。
赵太炎暗叹了一声,这个崔抟真是不可小觑。虽然知道崔抟是上舍优等生,但能够如此反应迅速的将自己套牢,这让赵太炎有些挫败感。
自己在后世虽然见过无数阴谋诡计,但到底都是纸上谈兵。毕竟自己看的阴谋诡计也都是前人的智慧,而崔抟这个前人就好生的为自己上了一课。
知道历史的大体走向是自己的优势,但论阴谋诡计和见缝插针,这些官油子真是比自己精通的多。
赵太炎和崔抟在晁补之和郭飞的遗憾中走出了考场,崔抟笑道:“可惜了,赵兄。
错过了今年的发解试那就赶不上明年的省试,有道是一步慢步步慢,或许几年以后我都可以当赵兄的考官了!”
赵太炎哼道:“崔兄未免得意的太早,稍后我就会查到底是谁在捣鬼,到时候有倒霉的人!”
崔抟笑道:“那就祝赵兄好运喽,请赵兄在查探时别忘了查一查是谁陷害的我,感激不尽!”
赵太炎哼了一声径自到了韩坤的府上,韩坤府上对赵太炎自是相熟,热情的就将赵太炎请到了书房。
韩坤的书房里陈列着各类书,赵太炎抽出一本看着看着心就静了下来。
不知时间中,韩坤在门外哈哈一笑道:“是贤侄回来了吗?看来今天考场之上是折戟沉沙喽!”
赵太炎苦笑一声,道:“韩叔叔,今天侄儿可让整惨了。没想到有人在房顶为我仍了纸团,恰巧司法参军周围在场。饶是我主动揭发,还是被崔抟逼着避考以证清白呀!”
韩坤叹道:“崔九郎此子向来智谋与文采一样出众,你栽了个跟头也不足为怪。”
赵太炎笑道:“不是吧,韩叔叔,我现在是悲痛交加,你还这样打击小侄?”
韩坤呵呵一笑,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贤侄,你可知我大宋还有锁厅试一说?”
赵太炎道:“当然,有官身或是有爵位者可参加锁厅试……难道官家的封赏下来了?”
看着赵太炎一脸的期待,韩坤也不在卖关子,很干脆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有蔡太守在,还怕官家惜功名吗?
因为蔡太守在上奏中按照我的建议是以将你上报了头功,不过你只是个十三岁的学生,是以未受实职,就授了你一个从九品的将仕?!”
赵太炎道:“都说七品芝麻官,我这才从九品呀?”
韩坤乐了,道:“敢情在你眼中蔡太守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呀?”
赵太炎一听也乐了,看大清满朝动不动一品二品的习惯了,知道县令不过七品。
却忘了在北宋知县不过从八品,而知州才是正七品。自己的父亲赵德庆在大清可以混个从七品,但在北宋却只有从九品。
现在自己的年纪小,未曾授官。但若是满二十五岁,也可做一地县丞。
但现在关键的问题还是参加锁厅试,从而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第九十五章柳暗花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