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赵太炎还在推辞,这时跟在李邦彦身边,一个随从打扮的人道:“听说这里有苏门学士之下,不知是也不是?”
这名随从的声音尖利,面白无须,赵太炎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太监身上去。
李邦彦解释道:“这位是我的好友,姓梁,名师成,字守道。一向仰慕苏学士,听说这里有苏门弟子,是以随我来看看!”
赵太炎一听梁师成心中一震,这个梁师成比李邦彦还要出名多了。
梁师成政和间为徽宗所庞信,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找人仿照帝字笔迹伪造圣旨。
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父子也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
梁师成和童贯可谓是徽宗时最为出名的太监,两人一内一外,都是靠着徽宗宠信,横行霸道。
眼前的这个梁师成面相倒是老实,很有欺骗性。而且现在梁师成已经才刚刚发迹,还没成气候。
赵太炎不欲得罪这个未来的大太监,于是笑道:“在下是晁学士的关门弟子,可谓是苏学士的徒孙。
这位符兄可谓是苏学士的记名弟子,苏学士在儋州时教导了不少黎符子弟,符兄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为胡兄曾在张学士门下听讲,也算是苏学士的徒孙了!”
梁师成一脸激动的道:“原来天下还有苏门之人,我总算是找到亲人了!不瞒诸位,我其实是苏学士的私生子!”
这话雷的赵太炎里焦外嫩,这梁师成搞什么鬼,怎么成苏轼的私生子了的?
看着众人有些瞠目结舌,梁师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苏学士当年远谪之时曾将家中侍婢送了出去,后来就生下了我……”
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众人不知真假,赵太炎笑道:“原来如此,梁兄受委屈了!”
梁师成倒真落了几滴泪道:“哪里哪里,人各有命而已!”
眼前的梁师成看起来倒是相当会演戏,既然梁师成喜爱附风作雅,那么也就成全他也未尝不可。
与梁师成寒暄了一阵后,梁师成起身道:“在下还有事,我们以后再聚!”
说完看了看李邦彦,李邦彦还在一旁静静的研究剧本,时而感叹时而愤慨的,很明显将自己代入了进去。
眼看着梁师成走了,胡舜陟疑道:“总觉得这位梁兄有些阴阳怪气的,不知他所说的是真是假?”
符确不确定的道:“如今苏学士并不受蔡太师待见,而且还禁止苏学士之文流通,梁兄应该没必要硬充苏学士后人吧?”
胡舜陟听到了蔡太师后就是眉头一皱,道:“前几日我听太学生言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专以绍述之说为自媒之计。
内而执政、侍从,外而帅匠、监司,无非其门人亲戚。京又使子攸日以花石禽鸟为献,使陛下不知天下治乱。
我听之觉得很有道理,蔡
第一百一十五章历史名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