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师的人都知道了赵太炎在顺风会所大摆筵席,作为一国的宰执,何执中也不例外。
晚饭时何执中的儿子,监察御史何志常道:“这赵太炎真是风光的很,听说正在顺风会所广发请帖大摆筵席呢。我看他这么招摇,当是取祸之道!父亲,我弹劾弹劾他怎么样?”
何执中筷子一放,斥道:“闭嘴,赵太炎主动放弃了琉璃作,得陛下亲口知州,并赐下了七星剑。现在谁再动赵太炎,那就是砸官家的脸面!
你之前与那崔抟交好,这崔抟毒杀张康国的风波还没过去。我不知道你究竟有没有参与其中,但你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不服气,谁让你没有这赵太炎的本事呢!”
在宴会的最后,赵太炎十分久违的做了一首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用白发生!
一首破阵子激起了京师之中久违的血性,当赵太炎第二天收拾行李上路的时候,竟有不少人想跟着赵太炎一起离开京师,往西北建功立业!
这其中有在金枪班供职的徐宁,有在广备工城作的凌振,有落第的士子李纲。
赵太炎听着名字是来者不拒,一共收拢了十多人随自己西行。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在临上任之前,赵太炎需要到自己父亲任职的河北相州过上一个年,顺便看一看民族英雄岳飞成长的怎么样了。
赵太炎一行二十多匹马,五辆大马车,共是一十八人共同上路。
出了京师,众人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天地。这里的天地十分萧条,天寒地冻的人烟稀少。
偶尔路过一个小村庄,却都是面黄肌瘦,想要看看这群贵人能不能施舍点吃得。
看到如此惨状,李师师直接哭成了泪人,清脆如黄鹂般的声音都沙哑了起来,“原来我还当百姓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是个笑话,原来我也不过是个傻子。
这天下怎么这么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官人,你可以帮帮他们吗?”
李师师身具佛性,善心大发。一行人不过走过了封丘县,本来带的不少干粮斗被分散了出去。
赵括的心性淡薄,眼中除了赵太炎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放在眼中。
对百姓也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眼见干粮吃了,连钱财都施舍出去不少之后,直接坐上了装满财货的马车,不让任何人动里面的分毫。
有了赵括不讲情面的压制,众人心中的怜悯之情收敛了不少。李师师也是早慧的女孩,知道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救助那么多的难民,只能暗自祷告朝廷快点拨下钱粮救助灾民。
当一行人赶至滑州的时候,有过往的行人慌慌张张的劝赵太炎等人不要前行,因为在前面的瓦岗寨遗址有贼人出没。
些许贼人当然不会放在赵太炎眼中,同行的十八人除了李师师了李纲不通武艺之外,其他的十六人都是艺高人胆大。
第一百五十七章锦衣少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