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六章撸起袖子加油干[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太炎带着从家乡赶来的援建队伍来到了三千多名百姓面前,看着已经吃喝完毕,还有些不安的百姓们开始分配工作。
      “林冲,你带领所属人员为工程队,负责炼制我所需的水泥。这里有炼制水泥的匠人,由他们指导你们如何进行水泥的炼制,是否明白!”
      “林冲明白!”
      “徐宁,你带领所属人员为插秧队,负责将这十万株红薯苗种进地里去!”
      “徐宁领命!”
      “牛皋,你带领所属人员为建筑队,负责运输修建房屋所用的砖石和这些水泥,并建好我们的作坊!”
      牛皋有些扭捏的道:“盖房子这东西俺不懂呀!”
      赵太炎道:“这事不用你操心,自有专门的匠人负责。你主要是当好运输大队长,不要短缺了我们盖房子所需要的物资!”
      牛皋觉得自己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有些闷闷不乐的应了一声。
      刘实带来的人对各自的工作都有些清醒的认识,当任务分配完成后,忠实的工匠们就开始踏上了各自的征程。
      赵太炎第一关心就是水泥,西安州有砖厂,可以拉来源源不断的砖头,但是水泥才是比砖头更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其中,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粘土、铁粉、萤石、石膏。
      这些赵太炎大体上是知道的,但是那是在后世拥有各种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的。
      自己虽然知道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但也十分好奇匠人们是如何在自己简单的提示下炼制出水泥的。
      事实证明,赵太炎的担心是多余的。古代人都可以正常的开采矿石,可以将铁矿石最终成为一个杀人利器,区区的石头怎能难倒智慧人民。
      特别是凌振的炸药包开始显威的时候,破碎石头挤压成面就更加容易了!
      看到工匠们已经开始大显身手,赵太炎说了一句劳动人民最光荣后就离开了。
      种红薯本来赵太炎是不必去看的,因为这等种植技术连赵太炎自己都很熟悉。
      只不过重新开荒种地有些麻烦,西安州的田地到底不如郓城丰腴,而且这个地方在春天还有些冷。
      种红薯并不难,在冬季漫长的北方关键在于早育苗。因为红薯想要发芽就必须保持高温,是以赵太炎将大棚的技术原理传给了刘家庄。
      眼看着一千余人热火朝天的开垦土地,赵太炎叹道:“西安州连年征战,这些地都撂荒了,希望从今以后,百姓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
      韩世忠道:“想要安居乐业就必须击败西贼否则秋天一到,我们种点粮食还不够西贼抢的呢!”
      赵太炎压下了心底的担忧,道:“放心,等到我们的酒坊和琉璃厂开起来,数不尽的财宝就会出现在我手上。
      而且这十万株红薯就是我的最大依仗,十万株红薯可以栽种四十亩地,你知道这四十亩地可以产出多少

第一百七十六章撸起袖子加油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