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将要驾临安西城的消息是王禀提前传过来的,如今的王禀声名不显,以赵太炎的历史知识也不清楚这位后来的王总管在太原与知府张孝纯在金军的围攻下支撑了二百五十余日。
只是宋军援兵久久不至,太原人疲马乏,终至城破,知府张孝纯被俘,王禀自率残兵与金军巷战,身中数十枪,携长子王荀投汾河死,以身殉城。
这位王禀目前是童贯胜捷军中的后起之秀,任胜捷军中童贯的亲军三千人的副都指挥使一职,深得童贯器重!
赵太炎对王禀的英武身姿还是颇为欣赏的,“王都校,你可知童宣抚所谓何来?”
王禀如今虽得童贯赏识,但面上并无自得之色,对赵太炎仍是恭敬有加的道:“大人,宣抚听闻您炼制出了对军中将士守城极为有益的水泥,心中十分高兴,说要替万千将士感谢您!”
赵太炎可不相信一个好大喜功的太监会忧国忧民,若是这样,童贯就会战死在与金国交战的沙场了。
不过赵太炎并不想得罪童贯,因为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都得不到徽宗皇帝的真正信任,徽宗皇帝最信任的只有身边的太监。
见到王禀对童贯忠心耿耿,也套不出什么有用的话,赵太炎便失去了对王禀的兴趣。
枪杆子出政权这句话像魔咒一般在自己的脑海,当西安州的一切走入正轨之后,赵太炎保举了李纲为司理参军,代自己监督西安州的公务,自己则腾出手开始影响自己一手组建的军队。
目前赵太炎以一州之力养起了五千人的大军,其中兵马都监韩世忠兵马监押高宠领本州军马两千人。
赵太炎以牛皋为巡检,从蕃人羌人中抽调身强力壮善于骑射者一千人组成了巡检队伍。
无论是韩世忠的西军还是牛皋的巡检,他们的战斗力成了建制后不弱于西军中的任何一军。
赵太炎对韩世忠和牛皋的能力还是放心的,在各项物资的配发上都保障到位,每个月的军饷从不拖欠。
将士们对赵太炎基本上是归心的,赵太炎对这三千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不过赵太炎对他们的期望不是最大的,今天数万流民就要赶到,其中夹杂在流民们之中的刘秉之王文远和欧阳庆以及抽调过来的家乡精锐才是赵太炎最期待的。
因为即将到来的才是真正的子弟兵,包括新来的流民一路上就受着自己的恩惠而来,他们是自己在西安州发展的真正基础!
为此,赵太炎带着高宠李师师一直向前迎到了怀德军,在怀德军和西安州的边界之地见到了数万名由刘秉之三人组织到来的数万流民。
两年的磨砺,三人的脸上都带上了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只有当见到赵太炎时,三人的脸才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五人重新聚在一起,特别是第一次见到赵太炎的王文远和欧阳庆都激动坏了,抱着赵太炎久久不愿意撒手。
王文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道:“炎哥,可想死我了。要不是猴子上次提早得到消
第一百八十三章晁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