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好问不知道赵太炎为何作如此问,宋辽之间的来往路线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从来没有过走海路的时候。
赵太炎解释道:“常闻大海广阔无间,有碧波万里,心神向往,欲往一观,大人可有兴致同游?”
“这……我们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吧?”
赵太炎悄悄的道:“朝廷若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海路也是极为重要的突破口。此次我是想沿海路走一走,看看此处有没有直取辽南京的可能!”
眼见吕好问犹豫不已,赵太炎道:“不如这样,我带着十多人轻车简行的往海路走,大人你还是原路返回怎么样?”
吕好问为难道:“可是陛下是让我来接你回京,若是你万一有了波澜,我也不好交待呀!”
赵太炎苦口婆心的道:“吕大人,朝中大多是不支持收复燕云之地的。但是若陛下执意如此,那无人可挡陛下收复燕云之志,毕竟这是大义!
以我国实力,就算与辽国不相上下,收复燕云之地的机会也不太大。
与其劳民伤财的大肆兴兵却致国家大事于生死之地,还不如多一份胜算。
自古以来,北马南船。我们空有强大的船队,若是得不到利用岂不是可惜!
据说辽国南京距渤海极近,若是可以从渤海直接抢滩登陆,而后突围南京,那么就是一支可以制胜的奇兵呀!”
赵太炎的一心为国说服了吕好问,吕好问道:“既然如此,你且往海路一行。不过一切小心,千万不要阴沟里翻船呀!”
赵太炎谢过了吕好问的好意,带着高宠等十名亲卫踏上了去往渤海的道路。
此时的天津当然还不存在,不过也大大小小的分布着几处人烟汇聚之地。在芦台有盐场,在宝坻有盐仓,在武清专门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此等要地当然也有驻军,赵太炎赶到武清的时候受到了驻扎在此地的守将,高永昌的热情接待。
高永昌作为辽国守将,当得知大名鼎鼎的辽国未遂驸马来到武清落脚的时候,当即进入了赵太炎所住的一家客栈。
就在赵太炎和高宠讨论着如何渡海的时候,门外就有亲卫前来禀告,“大人,有辽国将军前来拜访!”
赵太炎觉得此事有些意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莫非此人有求于我吗?
“末将高永昌拜见赵大人!末将流亡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有天人之姿,龙凤之表,大人真神人也!”
赵太炎饶有兴趣的看着高永昌道:“这高帽你还是送给天祚帝吧,我一个小小的朝请大夫哪称的住如此赞誉。高将军,你这是折煞我呀!”
高永昌眼睛中透着兴奋,宛如一个脑残粉,“天下之大,却唯有赵大夫之名让小将如雷贯耳!小将对赵大夫仰慕已久,些许礼物不成敬意,还请赵大夫笑纳!”
高宠接过了高永昌亲兵手中的木箱子,打开一看,全是明晃晃的黄金。
赵太炎有些不明白的道:“高将军,赵某不过是大宋区区一大夫,为何要行此重礼呢?”
&n
第二百六十一章海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