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朝廷的忧虑[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赵太炎领军与方腊激战的时候,汴京之中对东南之地的战争还是充满了担忧。
      东南乃是朝廷赋税重地,若东南之乱不平,朝廷的财政就无以为继。若国家财政崩溃了,那么国家自然也荡然无存。
      作为既得利益的统治者,徽宗皇帝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时刻关注东南战事。凡是关于东南战事,皆用金牌急脚递来传送消息。
      作为皇帝的监军,谭缜几乎每天都要通报消息。现在传到汴京最新的消息还停留在谭缜刘延庆被困秀州,赵太炎亲提大军前去救援的阶段。
      刘延庆是童贯推举的将才,徽宗皇帝也曾召见过刘延庆,觉得刘延庆有几分本事。
      谁知刘延庆从北到南就跟水土不服一般,首战折了先锋大将,再战直接被困在城中。
      这样的战绩让徽宗皇帝隐隐有些不满,而被寄予厚望的赵太炎仅率领千里疲惫之师一万人,以及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三万禁军迎战,众人猜测的后果让人很绝望。
      无论是老公相蔡京还是枢密使郑居中,对此次战斗都不抱太大希望。
      政和三年二月十四日的廷议之中,郑居中率先道:“陛下,臣下赵慕甫虽有奇才,然过于自信。
      方腊魔军蔓延江南六州五十二县,聚众近百万!仅凭一万泾原疲惫之师及三万战备松弛的禁军恐怕难以打开江南局面!
      为今之计,当再度调遣精兵良将。以微臣看来,非有十万精锐不可平江南之乱!”
      蔡京一向看不起郑居中,以为郑居中不过是阿谀徽宗而起,不过此时却十分赞同郑居中。
      作为朝廷的老公相,若是朝廷无以为继,那么最先遭殃的就是作为老公相的自己。
      蔡京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肯定是极不光彩的一笔,奸相之名自己可以接受,但亡国之相的名声蔡京还真不想背。
      是以蔡京道:“赵慕甫确有统军之能,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昨日的奏报说赵太炎已经兵进秀州,将要与方腊的东路军对决。
      这一战甚为关键,若是胜了还好说。若是败了,那么东南乱局将一发不可收拾,方腊甚至可能与我们隔江相望。当务之急,还是要调拨精兵良将以防不测。”
      徽宗皇帝叹道:“若是童贯在就好了,这可恶的西贼偏偏来趁火打劫。如今陕西诸路还在面对西贼的入侵,不知道童贯到底能不能尽快击败西贼,也好腾出手对付方腊!”
      童贯在陕西之地多年,一向以大宋第一名帅自居。因为童贯一直厚贿徽宗皇帝的身边人,是以徽宗皇帝也觉得自己的家仆是大宋第一名帅。
      本来徽宗皇帝就属意童贯带兵征讨方腊,但朝中大臣纷纷替赵太炎担保,这才捏着鼻子忍下了赵太炎。
      如今东南局势危急,却看不到赵太炎有取胜的希望,徽宗皇帝愈发念起童贯的好处来。
      此时负责收拢奏折的官员面色苍白的递进来一道折子,梁师成接过奏折递给

第三百零七章朝廷的忧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