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纷争之时,赵太炎已经回到了渭州。在任泾原路经略使之职时,赵太炎已经筹划由自己和豪商们共同捐款建立大宋最大的一所书院。
如今过去了两年,原来依托一个烟火断绝的佛寺而重新兴建起来的书院已经屹立在渭州东南的一角。
赵太炎已经发下了帖子,书院将在政和三年八月十四日挂牌成立。为此赵太炎召集博学鸿儒之士前来书院教授学子,特别是科举薄弱的西北学子。
通过刘正夫,赵太炎请到了因附张商英而被蔡京去职的原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建州建阳的范致虚为院长。
范致虚和刘正夫并为四俊,在朝野之中都很有威望。而且范致虚为兵部侍郎是个知兵而不迂腐之人,与刘正夫一样,对赵太炎颇为欣赏。
此番受挚友刘正夫所托,前往渭州为赵太炎壮声势,算是成了赵太炎的背后所托之人。
赵太炎对范致虚也颇为重视,大学校长总是要受人尊重,更何况这是自己亲自聘请的大学校长。
当范致虚的车驾到达渭州十里时,赵太炎就骑着马前去迎接。杨惟忠等泾原路官员一听赵太炎出去迎接大儒范致虚,当即也闻风而动的跟在了赵太炎的身后。
赵太炎看着泾原路的文武笑道:“何必劳诸位大驾,来者算是师长,我一人相迎即可!”
杨惟忠笑道:“宣帅,泾原路文教不兴,我等也是盼望有大儒前来振兴泾原文教呀!”
赵太炎哈哈一笑,“我们泾原军无论文武皆骑马而行,看着倒都像武将!
光是看我们身后的这些亲卫拥簇着我们就像是大将军出征,根本不像是迎接一个大儒呀!”
杨惟忠笑道:“那范大人不会以为我们是下马威吧?”
赵太炎一撇嘴,道:“范大人可是中书舍人,随时都可能起复。而且大儒心中自有正气,哪里会怕这点阵仗!”
折可适哈哈一笑,道:“自从泾原等地修筑了水泥路之后,我们大军出行就少了许多烟尘气,折了许多威风呀!”
赵太炎摸了摸鼻子,十分得意的道:“刚到西安州时,我出去跑马一圈回来一天也不觉得饿,那就是烟尘气吃多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东西还是得吃饭,而且总是吃烟尘吃得我觉得都要天人五衰,出的汗都是黑的。”
赵太炎的玩笑让众人哈哈大笑,杨惟忠忍不住道:“怪不得老夫一打仗连如厕的秽物都是黑的,原来是烟尘吃多了呀!”
十里之处,赵太炎特意命人建了一座亭子,名为天涯!天涯的意思很多,面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思。
范致虚并不是一个托大的人,赵太炎的官衔还在原来的自己之上,是以范致虚远远的下了马车。
赵太炎带着泾原路的文武也步行前去迎接,范致虚远远的拱手道:“没想到名震天下的天生统帅竟能前来迎接老夫这么一个老头子,真是折煞老夫喽!”
赵太炎上前道:“区区虚名哪里当得先生万一,此次请先生来书院实在是
第三百三十七章兴建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