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四章太平书院[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政和三年八月十四日是太平书院开业庆典的大好日子,院长范致虚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不少有学之士前来教学。
      同时赵太炎还向全天下召集早已经落寞的百家前来讲学,因为诺大的太平书院里面专门开设了三教九流的场所。
      特别是是工学院,商学院,武学院和医学院在太平书院里的占地面积还是比较广的。
      毫不客气的说,只要太平书院的名声打出去,引得陕西乃至全国的学子争相报名,那么光靠太平书院就能养活渭州的好一部分人。
      八月十四日的来客非常多,特别是在陕西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了。
      赵太炎不过二十岁就荣升从二品的兰陵县公,为签书枢密院事。
      如今朝中暂时未设枢密使,只有正二品的知枢密事和同知枢密事。
      除去这两位大佬,赵太炎就可以算作大宋西府的三把手,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大多数的陕西豪富并不认为赵太炎整治禁军有什么大问题,反正不止一人整顿过禁军。一般人只要稍有成果,就会被称之为卓有成效。
      当陕西之地知道太平书院乃是赵太炎所开的时候,相当的少年都心动了,纷纷吵着家里要去太平书院报名。
      是以在八月十四日的当天,太平书院可谓是人山人海。不过就是这人山人海,也没能填满占地一千余亩的太平书院。
      太平书院宽广的校场之上整齐的排列着上万条凳子,在人员大致来齐之后,陕西转运使刘?作为主持道:“今日太平书院高朋满座,实在是可喜可贺!
      渭州之地出现了一座占地千余亩的太平书院,让某深为震撼。这座书院乃是陕西宣抚副使号召陕西良善之家共同建成,花费何止百万贯。
      这座书院从建筑规模来看,丝毫不逊于汴京的太学和南京的应天学府。
      而且赵宣帅还请到了天下四俊之一的范大人亲自来执掌书院,相信书院的前景指日可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想请赵宣帅赋新词一首。天下已久不闻宣帅大作,不知大帅今日可有幸相闻?”
      赵太炎在出使辽国之前其诗词就被捧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有人以其为苏学士之后最为出色者。
      汴京的歌妓乃至天下的歌妓皆以得赵太炎新词为荣,只是从赵太炎回来后就绝口不提诗词之事,以小道推脱。
      随着刘?的要求,在场的陕西大佬和范致虚请来的饱学之士都纷纷鼓噪着赵太炎赋诗一首,以壮太平书院的开启。
      赵太炎想了想努力的道:“这一时拿枪拿惯了倒不太适应吟诗作对,勉强一首,还望不要污了众位高贤的耳朵。
      荒院重开地,周庐益美轮。吾衰期复古,道在信传人。乔木能无恙,今居必有邻。回思经始日,仅尔?荆榛。”
      一首诗吟完之后,引起了众人的喝彩。范致虚笑道:“慕甫果然大才,好诗是信口就来啊!不过都说慕甫善词,今日来了这么多青年学子,慕甫何

第三百五十四章太平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