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溪还在犹豫间,刘?昂然道:“名震天下的赵枢相为做大事都不惜身,某为小卒又有何舍不得区区一个阁门诋候!”
赵太炎慨然一笑道:“很好,不愧是高都帅口中的俊杰!种大郎,你怎么看?”
种溪作为西军将门,何时又怕过腐朽的开国将门,当即道:“但唯枢相之命是从!”
赵太炎哈哈一笑,道:“你二人当为在京房副承旨,协助我整顿禁军!军中的事由军中来解决。看看我们西北将门到底能不能压住京师将门一头吧!”
按照北宋禁军编制,上四军为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各分为左右厢,每厢各设三军,每军五指挥;
殿前司的神勇、宣武、骁骑,各分为上军和下军,每军十指挥;
宁朔和骁胜军,各有十指挥;虎翼左军和右军,各有五军,每军十指挥;
马军司的云骑和武骑军,各有十指挥;步军司的虎翼军也分为左军和右军,也各有五军,每军也是十指挥。
共计四百二十指挥,共中马军一百二十指挥,步军三百指挥。指挥通制是步军五百人,马军四百人。
以上诸军看似是约近二十万人,但这只是面上的实力,实际上随着募流民为兵的国策,各朝又零零散散的加了不少编制。
想要整顿禁军,那么就必须下极大的力度。在第一日的时候,赵太炎先来到了上四军之一的捧日军。
如今的捧日军是各军之中状态最为良好的,捧日军共有六军,为了便于行事,赵太炎将吴?直接提拔成了捧日军都指挥使,石胖子是为副都指挥使,杨凡栋为都虞侯,董平张清各为左右厢的厢主。
当赵太炎带着刘?和种溪并数十名文吏来到捧日军的时候,吴?带着早已集结好的捧日军分别集结在数个校场之中。
赵太炎来到了左厢的四个指挥之中,董平身为左厢军主,带着原东平府的一指挥五百人马跟随在赵太炎的身后。
数十个文吏一同深入各个指挥进行点名,一番点名之后,四个指挥的将近两千人竟出乎意料的仅有数十人因有各类勤务而没有到场。
当文吏们将结果呈给了赵太炎,赵太炎笑呵呵的道:“信叔,伯达,你们怎么看?”
刘?犹疑道:“捧日军纵然为枢相麾下亲将所领,但除去董将军所部之外,其他的各部恐怕很难齐装满员,除非……”
种溪接道:“除非捧日军从他出抽调了士卒前来点名,否则禁军之中没有可能满员!”
赵太炎笑道:“将门们经过了数次整顿,花招都很多!既然如此,我们先去神卫军点验怎么样?”
刘?笑道:“枢相高明!”
赵太炎将董平找来道:“立刻通知捧日军各处营地实施封闭式管理,你亲自在各营巡视,不能放进来一个外人,更不能放跑一个士卒!”
董平领命道:“大帅放心,末将必不负大帅所托!”
第三百五十九章整顿禁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