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进兵失败后便将责任全部推卸给了种师道,认为种师道天姿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沮圣意,从而导致了收复燕云之地的愿望落空。
而不少朝臣却是认为童贯不过是一介宦官,不具有统帅大军的能力。
若是真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非得重新启用天生统帅赵太炎不可。
其中为赵太炎呐喊最有力者当属尚书左丞范致虚,自刘正夫致仕病卒之后,范致虚在清流和赵太炎的暗中运作下起为翰林侍读修国史,时值因王?u为林灵素所陷。
范致虚据理力争,让诸多朝臣免于责难,因为士论贤之。徽宗因此将范致虚迁为尚书右丞,随后进左丞。
在朝堂之上,范致虚昂首道:“陛下,此番伐辽童太尉轻敌冒进,判断辽国投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误判之后,恼羞成怒的使用不明河北地形的西军将领贸然出击。
西军将领对辽军骑兵的突击战法不适应不熟悉,还是沿用西北打西夏的战法,焉能取胜!
臣以为,值此辽国虚弱之际,正是大宋收复燕云之时。只要占据燕云之地,哪怕金国是虎狼,我们也可以坚守,但是收复燕云之帅却非得两浙宣抚副使赵太炎不可!
两浙宣抚副使赵太炎曾奉命出使辽国,对辽国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而且赵太炎在西军之中威望甚高,有赵太炎坐镇,西军当可效死力!
因此,臣斗胆,请赵太炎领兵收复燕云!以赵太炎用兵之百战百胜,定可竟收复燕云全功!”
范致虚说完,贾安宅曾曾等同年,以及平常看似看似是王黼一党之人的李邦彦白时中皆附议。
王黼震骇的看着原本依附于自己的官员突然不受控制的推荐赵太炎挂帅,而余深邓洵武等人看着王黼,皆以为是王黼想要重新启用自己曾经的得意弟子。
徽宗皇帝也是这么认为,两年的韬光养晦已经让徽宗觉得赵太炎失去了以往的绝世锋芒。
将一柄倚天长剑封存起来是相当可惜的,王黼名义上的党羽都附和着启用赵太炎,逼得王黼也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赵宣抚如今在两浙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不若启用赵太炎为河北宣抚副使,配合童太尉共取燕云之地!”
王黼身为太宰,说出的话是有相当的份量的,而且此言也颇合徽宗皇帝之意。
徽宗皇帝听后道:“如此,便迁赵太炎为陕西河北宣抚副使,调兵遣将收复燕云!”
虽然收复燕云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但若真收复燕云,大多数朝臣信任的是赵太炎而不是童贯。
在徽宗皇帝的首肯之下,贾安宅作为传旨的使臣,一路车船不停的赶到了杭州。
当贾安宅赶到杭州的时候,就在苏堤之上看到了垂钓的赵太炎。
本来宣和元年的八月天气还比较热,一个人坐在垂柳下面钓鱼也是高人景象。
不过在高的人身边围着一个快要三岁的幼童也无法保持高人的模样,赵太炎相当无奈的道:“乾乾,你说话声音一定要小一些,不然鱼儿都要被你吓跑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呼声响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