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过后,赵太炎回房想要安抚安抚带着一岁小闺女的李师师。李师师在生过园园之后,越发显得容光焕发起来。
看到赵太炎进来,李师师端着碗柔声道:“看你就喝了不少酒,快将醒酒汤喝了吧!”
赵太炎将醒酒汤一饮而尽,搂着李师师仍盈盈可握的纤腰道:“园园睡了吗?”
李师师回头看着小闺女,柔柔的点了点头,赵太炎当即将嘴凑了上去。
李师师的玉手遮住了赵太炎的大嘴,“洗漱!”
今夜的李师师较之以往多了相当的主动,因为赵太炎曾经就对李师师说过。假如有一天自己北上,就会将李师师留在杭州。
因此,贾安宅的到来就预示着赵太炎的离开。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是以李师师算是用上了所有的手段与赵太炎抵死缠绵。
而且李师师也有心思,听说扈三娘在西安州也诞下了赵太炎的子嗣为赵政。
自己就在赵太炎身边,一年里不知与赵太炎缠绵多少次,却迟迟没有怀上一个子嗣,实在让李师师有些不甘。
一夜中,赵太炎不知安慰了李师师多少句。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赵太炎才艰难的从李师师的玉臂粉腿中爬起来和亲卫们坚持习武。
两年的时光中,一百名亲卫除了高宠外都已经结婚生子。赵太炎在赵府之中也设了蒙学,方便教授一百多名孩子学习。
高宠在赵太炎的催婚下却不缓不急,始终认为家庭是事业的羁绊。有了家庭恐怕难以放心的去战斗,并坚持要求等到赵太炎走向人生巅峰之处再结婚。
高母的信不止来了一封两封,连高宠的两个妹妹都找好了婆家,高大郎却还是没有着落,吓得高宠都不敢回家。
李俊和童氏兄弟早已准备好了赵太炎的座船,本来赵太炎是打算让李俊出海的。不过在出海之时,时逢李俊家母病丧,是以在守期过后,赵太炎就将李俊和童氏兄弟安排进了水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从白帝城到七百里三峡时的情景,赵太炎可以感受到一日还的轻巧,不过大运河两岸的繁华声却是比猿啼要美妙的多。
再临汴京城,赵太炎直接受到了徽宗皇帝的召见。垂拱殿中徽宗皇帝一脸惊喜的道:“是朕的得意门生回来了吗?”
赵太炎谦恭的道:“微臣拜见陛下,数年未见陛下,陛下风采更胜往昔,看来是修道有成呀!”
徽宗皇帝如今最为迷恋的就是道教,但凡皇帝就喜欢道家的长生不老之术,这也是极端自私的表现。
徽宗皇帝一听自己修道有成,那是乐的张不开嘴。凭着一国之君,徽宗给自己加了教主道君皇帝的称号。
为了巩固自己的教主道君之位,徽宗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了《政和万寿道藏》。
&nb
第三百七十章再临汴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