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斡离次不仅是个猛将,而且还是个智将。刘秉之在试探了几次白沟河的防御之后,发现白沟河的几处渡口均被辽军把守的很严密。
单凭游骑兵是无法轻易度过白沟河的,是以刘秉之就在白沟等着大军到来。
在赵太炎统领着五万大军前来的时候,在析津府的耶律大石也统领着近万辽军来到了白沟河前线。
两军隔河相望,赵太炎和耶律大石都相互看到了对方的帅旗。
赵太炎在本阵深有感触的道:“当年出使辽国时,耶律大石不过是个颇有英气的少年。
没想到一转眼过去了几年,当初的少年已经成了析津府的军事统帅,或许大石就是辽国最后回光返照的气运吧?”
高宠也是见过耶律大石,附和道:“当年的那个少年身上就可以看到炎哥身上的风采,如今耶律大石刚刚二十就击败了西军名将刘延庆,较炎哥当年也是不太差啊!”
赵太炎道:“耶律大石可是辽国皇族中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大才,虽然知道其不会投降,但还是书信一封过去劝劝吧!”
正在赵太炎议论耶律大石的时候,耶律大石也正在盯着赵太炎的大旗发愣。
身旁的大将萧斡离次道:“听闻林牙与对面的统帅赵太炎相识?”
辽人称呼翰林为林牙,耶律大石自数年前得中进士之后就一路升到了翰林承旨,为辽兴军节度使。
听着萧斡离次的问话,耶律大石仿佛回到了初见赵太炎时的那个场景。
那是一位来自南方的英雄男儿,这些年自己一直以其为榜样,就是有一天想要超越赵太炎!
如今真要面对赵太炎,耶律大石的心里其实挺没有底。值此辽国存亡危急之秋,耶律大石的策略是向金称臣,与宋结好,以此获得喘息之机。
但事与愿违,金国的攻势猛烈,根本停不下来。而宋朝趁火打劫,不让休养生息。
为了防范金国的攻势,萧干已经带着数万奚族战士前去长城布防。
自己身边仅有辽族三千精锐,并汉人渤海人等近万杂兵,真的能挡住天生统帅的赵太炎吗?
耶律大石将叹息声放在了心中,坚定的道:“赵太炎此人之智当世罕见,此人之勇世也少有。
不过此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智勇双全,以至于南朝皇帝畏之如虎。
我曾听闻赵太炎在陕西时曾奉皇命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攻克党项的坚城藏底河,那就是南朝的君臣想要害了赵太炎。
如今朝中百官请命,南朝皇帝无奈之下才命赋闲江南的赵太炎重新挂帅,但其心中对赵太炎还是不信任的。
要不然也不会让一个阉人压在赵太炎的头上,想要击败赵太炎怕是少不了离间之计。待我书信一封,修于赵太炎吧!”
不久后,双方都接到了对方的书信。耶律大石打开书信,信上是赵太炎的劝降之词,最后闻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兵临白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