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九章大运河[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汴京城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为了守卫国都,必须在京师驻以重兵,成本非常高。
      大宋初立的时候,太祖曾有意迁都洛阳或长安以据山河之险。
      不过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进言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若虑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而且太宗皇帝也也同意迁都,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虽然当初有种种政治考虑,不过汴京的漕运确实发达。
      连接东南六路的汴河—大运河是北宋最重要的漕运线,发运司所领六路七十六州之广,凡赋敛之多少,山川之远近,舟楫之往来,均节转徙,视江湖数千里之外,如运诸其掌。
      东南六路通过大运河每年岁供京师米,以六百万石为额。如果作为口粮,可供六七十万人一年之需。若是算作私船,每年来往于大运河的粮食恐怕不会少于一千万石。
      当热热闹闹的首届汴京竞技大赛举行完毕,参赛者领取到了自己该得的金银铜牌之后,一场盛会就在人们无数的议论中散去。
      而赛会结束后,主持赛事的刘?言明年的竞技大赛将继续进行的时候,大相国寺欢声一片。
      就在欢声的余波中,一艘艘大船从遥远的南洋经大运河来到了汴京。
      来的全部是大宋顶级的漕运船,每船有可装载粮食五千石。放眼望去,运河之上的大船不下百艘。
      这些就是赵太炎奏请朝廷组建的远洋水军从南洋半买半抢弄来的稻米,因为算阮氏兄弟的不讲理,所以粮食的价格很便宜。
      不过赵太炎已经嘱咐过阮氏兄弟,争取还是让随行的商船们公平交易,而阮氏兄弟的水军只要负责保驾护航。
      得知是阮氏兄弟将要到来,赵太炎亲自过问高俅,使高俅派出了杨凡栋所领的捧日军前来卸粮。
      站在渡口,杨凡栋看着一艘艘的大船叹道:“真是壮观啊!这就是远洋水军吗?”
      赵太炎摇头道:“当然不是,远洋水军的海船比这种河船还要大一倍呢!”
      杨凡栋吃了一惊,道:“还要大一倍,那一艘船能拉多少粮食?”
      “至少万石!”
      随着两人的聊天,漕船开始停泊。一行人从船上下来,迅速跑到了赵太炎的面前,为首的正是阮氏兄弟!
      阮小二带头感激的拜道:“末将参见枢相!”
      如今兄弟几个都是正好占了一军的编制,成为了打小八品的武官,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赵太炎笑道:“很好,你们辛苦了,这次运来了多少粮食?”
      阮小二有些得意的回道:“回禀大帅,此次我们征调了一百艘漕船,共运来了五十万石粮食。按照每石粮食五十文的价格,朝廷应该给我们二十五万贯钱即可!”
      赵太炎点了点头道:“这点钱朝廷还是可以拿出来的!杨军都,朝廷决定抽调京禁军和河北禁军前去燕

第三百九十九章大运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