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二章布防[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金国的威胁仍然迫在眉睫,是以赵太炎并不打算让麾下的西军重新回到陕西。
      燕山府在战乱中已经死了相当一部分豪强,而且还有一部分豪强随着刘彦宗离开,这就使燕山府出现了大量无人耕种的荒地。
      赵太炎的打算就是奏请现有的西军直接在燕山屯边,并且将家人一并迁入燕山府。
      陕西之地不比燕山富裕,虽然说故土难离。但若每名将士的家属都可以分得田地房屋和搬迁费,那么以赵太炎的号召力,还是可以将人搬回来的。
      这是有家有室的将士们的选择,而军中没有成亲的将士也是大有人在。
      燕山府路在战争中已经死伤了数万男丁,又被刘彦宗带走了数万男丁,这就剩下了相当数量的女子。
      没成亲的士卒在乱世之中寻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实在是简单的很,只要将户籍改到燕山府即可。
      赵太炎知道自己的这份奏折让朝廷很难接受,毕竟有拥兵自重之嫌。
      不过相比于索要将士们的一百万贯军饷,以及赈济燕山府路的近百万人口,其中燕山府就有三十万人!
      战争使燕山府的百万人口嗷嗷待哺,百万人口需要的粮食不可计数,这对朝廷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以大宋目前的实力,支持之前金军的两路进攻就已经掏光了所有的家底,免不了多在百姓头上征税。
      现在汴京之中的粮食价格已经从一百文一石涨到了一百二十文一石,这还是政事堂全力压制的结果。
      朝廷只能拿便宜行事之权给赵太炎,勉强凑齐燕山府守军的粮草之后,百姓就由赵太炎自行想办法赈济,至于搬迁家属之事自然就是小事。
      其实这也是赵太炎想要得到的,在朝廷的默许之下,赵太炎已经成为了燕山府路的土皇帝。
      来援的西军之中有自己的亲卫两千骑,刘秉之的五千游骑,欧阳庆的五千强弩军,李永奇的两千步骑,吴?的三千步骑,徐宁的三千步卒,刚好是两万人左右。
      这两万人就是赵太炎守卫燕山府的底气,也就是两万人才不会使朝廷之中出现太多的波澜。
      杨凡栋的京禁军和董平张清吴?等人的京禁军都被赵太炎放回了汴京,经过两千金骑的威胁,京师之中大为惶恐,迫切需要能战之兵回守汴京。
      杨凡栋董平张清吴?的麾下都是禁军之中精锐,较之现有的将近二十万禁军都是其中的翘楚。
      其中吴?麾下的两千骑虽然返回了京师,但吴?却被留了下来。吴?这样的猛将放回京师关着实在是可惜,另外赵太炎还特意请调了这次在京师守卫战中大放异彩的刘?前来燕山府。
      王子武的五千浙兵也一同返回了两浙路,唯有张氏兄弟的东海船队留下了一部分随时待命,剩下的运送完浙兵还要运回来粮食。
      在燕山府路的兵马中,赵太炎以吴?的三千步骑以及命吴?组建的燕地汉人组成的三千步卒驻檀州守古北口。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背有卧虎

第四百三十二章布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