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师成见蔡京心动了,有些得意的一笑,自己这些年之所以能够顺风顺水的走到高位,靠的就是揣摩人心察言观色!
“蔡相,如今已经不是人走茶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一家老小的问题。太上皇对您是一直信任有加,哪怕是出于压力而罢了您的相位,但仍不愿你出外任职,反而朝朔皆可入朝。
但现在太上皇退居龙德宫,在朝中的话语权大大减少,这就给了宵小的可趁之机。为了不让宵小之辈得意猖狂,我们就有必要采取措施!”
蔡京闭目沉思了一会道:“自古以来宫廷政变当属太宗烛光斧影最为顺畅,如今的皇帝立足不稳,太上皇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想要宫廷政变只需要控制内宫即可!
想要控制内宫,就需要控制班直。皇帝虽然提拔了梁方平为殿前都指挥使,不过梁方平此人志大才疏,实不堪大用。
而高俅在殿前都指挥使上坐镇将十余年,对班直们多有笼络。只要说服了高俅,我们就可以控制班直。
而且你和童太尉在宦官之中都是称祖做宗的人物,若班直不够,宦官们亦可持刀兵相助。到时候我再率群臣请太上皇重新掌政,大事可定也!”
蔡京说的极为激奋,梁师成也听得十分激奋,“蔡相与高太尉甚有交情,这劝说高俅之事,蔡相能否代劳?”
蔡京舒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后道:“我老矣,哪里还有去劝说高俅的心劲。
不过我子绦与高太尉也是交好,此事交与绦即可。除此之外,我其他诸子亦可联系朝臣。
不过蔡攸就免了,那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填填青词也就罢了,这种机密事万不可参与!”
梁师成与蔡攸向来交好,以前就联合蔡攸将蔡京弄下了台。听得蔡京如此说蔡攸,尴尬的笑道:“一切依蔡相所言!”
靖康元年的冬末极为寒冷,近万名从各地赶来的学子正准备钦宗皇帝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大考。
钦宗刚刚继位,这次科举是为恩科,从取士数量上要比一般的春闺多上不少。
在顺风会所里,李禄和岳飞等太平书院的学子们济济一堂。此次太平书院中获得省试资格的有数百人,以李禄最为出色。
李禄本就是李纲所在河北东路宣抚使司的管勾机宜文字,同时也是大名府的一名主薄,在李纲手下几个月,极得李纲称赞。
相较之下,岳飞虽然在阻击完颜宗峻北上的时候大放异彩,也受到了杨惟忠的重用。
但在名声上,受名臣李纲推举的人才要比受武将推荐的人才不可同日而语。
本该意气风发的李禄此时却有些消沉,岳飞将胆子交给了李世辅后倒是一身轻,看着李禄心情不好,问道:“福长,还在为你义父之事惆怅吗?”
李邦彦人称浪子宰相,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个坚定的主和派。金军南下时,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任命李邦彦为龙德宫使,迁为太宰。
李邦彦知道朝中众
第四百三十七章夺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