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章回城[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太炎没有等到白河法皇和藤原忠实的使者就踏上了回程的船,因为刘子羽等人派出了信使告知汴京情况有变,朝廷已有大臣前来宣旨。
      信使传来的消息非常简单,不过代表的含义却不是那么简单。
      朝廷之上认为宋金已经议和,而且金国刚刚彻底击败了辽国残余势力。
      如今金国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消化辽国的领土,而不是南下侵宋。缓过劲来的钦宗认为赵太炎手握燕山府路生杀大权,又是功封的郡王,是以想要削去赵太炎的权柄。
      赵太炎从坐在船头闭目养神的时候,高宠久久的站在赵太炎身边突然开口道:“做皇帝总是如此猜忌大臣的吗?”
      赵太炎淡淡的道:“五代十国以来,王朝频频更迭,哪个不是以下克上,凭借实力坐上了皇帝之位。
      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到了柴家的大周,当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大赵为臣下所得。
      大宋的国运就是以制衡臣下而绵长,失去了制衡,大宋的根基就在动摇!
      不过权力的过度制衡让文官的队伍不断增加,让武将的权力在不断缩减,后来就在战争中连连败阵。
      自仁宗庆历新政到神宗王荆公变法都是对大宋现有体制改革的摸索,可惜无论是皇帝还是绝大多数士大夫都对现有体制的得利者,所以无论是新政还是变法皆以失败而告终。
      如今大宋危机四伏,我以一介少年之身而立下绝世之功。本来金军一路南下,燕山府路河北路几乎沦于金国之手。
      我自汴京而出,一路将金军赶出燕山府。因为燕山府本来就不是宋地,而且直接面对金国,是以在两帝交替之间,我得到了燕山府路的宣抚制置大权。
      现在赵桓坐稳了皇帝之位,就想起了削藩。而且赵桓身边的耿南仲吴敏等人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败类,这样的脚不沾地的文人指点江山,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高宠轻哼道:“炎哥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做事多以天下苍生为念,是以处处受人挚肘。
      以炎哥在天下的威望,别说是一个燕山府就是整座大宋江山,我们兄弟也能和炎哥一起打下来!
      以前我总觉得阿括做事太过偏激,现在我才发现阿括其实见事极明,远胜于迟钝的我。
      若是朝廷再想将炎哥放来放去,行飞鸟尽良弓藏之道,那我们索性掀了赵桓,让炎哥做皇帝!”
      赵太炎哈哈一笑,道:“做皇帝有什么好,天天累的跟牛一样。想想那种历史压在身上的担子就觉得太沉重,我这辈子是不打算皇帝!”
      高宠也是熟读三国的人,笑道:“炎哥不做皇帝那就做曹孟德好了,反正都差不多!”
      一行从大海一路登上了初具规模的津门城,李俊看到赵太炎几乎都要哭了起来,“王爷,小将这些天可是被人骂惨了!”
      赵太炎也知道李俊的难处,安慰道:“辛苦你了,这都是我的错,有空请你喝酒!”
  &n

第四百六十章回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