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一十一章汴京之变[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主少国疑,政事堂的吴敏首先提议请徽宗秉政,在赵谌成年之后再行还政。唐恪首先附议,而耿南仲以为当请朱皇后垂帘听政。
      吴敏却以妇人不习政事不善军事,当今大宋正处于危亡之际,唯有掌握大宋二十年的徽宗才能力挽狂澜。
      群臣之中大多数都是附和吴敏的想法,最终太宰徐处仁也支持徽宗秉政,是以徽宗重新走上了前台。
      徽宗上台之后,看着台阶下的满朝文武恍如隔世。自从夺宫之变失败以来,徽宗一度心灰意冷,只顾吃喝玩乐。
      意志消沉之间却在侥幸逃过一劫的梁师成的鼓励之下重新振作,决意再次谋划皇位。
      有了目标的徽宗重新恢复了活力,成为了那个掌控天下二十年,极有手段的道君皇帝。
      徽宗以太上皇的身份摄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与金军议和。志满踌躇的徽宗以为简单的赔款就能喂饱一路由自己放过来的金兵,但让徽宗皇帝没有想到的是金兵竟然趁此狮子大开口。
      金使来到朝中相当狂妄的直接索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衣缎百万匹,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宰相亲王为质,而且言语之间暗示徽宗与金国的深厚情意。
      金兵的不信守承诺让徽宗大为恼怒,不过刚刚重新执政的徽宗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是以命在金营之中的赵良嗣对完颜宗望进行谈判,并派出了太宰徐处仁和康王赵构入金营表示诚意。
      在钦宗中毒箭而死,徽宗重新执政的消息传到泾原路的时候,赵太炎冷笑一声,随即以陕西宣抚大使的名义命?延路韩世忠出兵太原,其余诸路往汴京勤王。
      赵太炎留下曲端坐镇泾原路以防西夏反攻,而后召集了一千亲卫和牛皋的三千胡骑决意出师勤王。
      张俊作为牛皋的副将建言道:“太师,,我们不过四千人马,杯水车薪,此去汴京岂不是以卵投石,能救得汴京之围吗?不如先行赶赴洛阳,待熙河环庆秦凤各路兵马齐聚,再图进取?”
      赵太炎慷慨激昂的道:“诸位,君国之难,急在燃眉,存亡攸关,千钧一发,虽杯水可苏涸辙之鱼,激水之力,可翻巨石,势使之然也。
      今我等勤王,若待而不发,反为敌笑,当今之计,应设疑兵,出敌不意,鼓众而东,冲向敌陈,迫而逼之。”
      说服了众将之后,赵太炎一路上列皇榜,广旗帜,战鼓声,讨伐声百里不绝,声言:赵太师带兵百万,从西路赶来勤王,大军马上即至。
      四千骑兵一人双马,日夜兼程,从泾原到汴京的一千多里路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堪堪赶到。
      赵太炎威名赫赫,在到来之日汴京军民,士气大振,百姓奔走相庆,欢迎赵太炎勤王大军的到来。
      而金军得知赵太炎前来后,也收缩了兵力,老老实实的回到了自己的营寨。
      此时各地的勤王之师正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其中以王子武史文恭统帅的两浙路兵马最为精锐。
      在赵太炎到来之后,王子武史文恭和一众勤王之师的统领纷纷

第五百一十一章汴京之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