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四十八章中元鬼节[1/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炎二年七月十四,此时距离中元节还有一天。中元节在中国古代,与清明重阳节一样,都是传统的祭祖大节。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其实中元节出于道教,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所以中元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
      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
      而且佛教将七月十五成为盂兰盆节,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是以七月十五就成了佛道儒三教的重要节日,每逢七月十五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法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
      更为热闹的还会放焰口,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
      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总之,这是一个热闹的不设宵禁的节日。
      在七月十四的这一天,赵太炎早起带着赵传忠以练叶在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不过赵太炎设的祠堂非常奇怪,一个昏暗的房间内只有两个牌位,但牌位上竟是什么名字都没有。
      赵传忠此时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在祠堂里出来终于忍不住问了积攒了数年的疑惑,“父亲,我们供奉的是赵家先祖吗?”
      赵太炎拍了拍赵传忠的肩膀道:“是我们的先祖!其实祭祀先祖是心诚则灵,其他的不要考虑太多!”
      因为赵太炎常年在外征战,是以赵传忠和赵太炎的关系并不是那么亲近。
      而且随着新政的实施,向来忠直的赵传忠因为听了太多关于赵太炎的流言蜚语,是以常常心中惶惶不安。
      看着赵传忠离去的背影,赵太炎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到底是不会做一个父亲,以至于自己的儿子与自己渐行渐远。
      因为徽宗皇帝向来信奉道教,是以道教在汴京的发展势头一度非常好。
      各大道观都是肥的流油,在清丈土地的时候也吐出了相当一部分的私田。
      在七月十四的这一天,赵构等人借着祭祖之名,纷纷来到了神霄玉清万寿宫。
      神霄玉清万寿宫是徽宗以往带着群臣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法会的地方,因为大宋皇帝

第五百四十八章中元鬼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