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之变让朝廷为之震动,朱太后因为受到了赵构等人严重的威胁,是以对赵太炎更加的信任。
在朱太后的支持下,赵太炎对朝廷进行了一场相当规模的清洗。
耿南仲因为徐处仁的流放而成了太宰,刘?顺势进位少宰。张叔夜为尚书左丞,贾安宅从枢密院调为尚书右丞。
这样一来,中枢之内除了耿南仲之外,全是赵太炎的故旧。耿南仲资质平庸,在朝中不受人待见,是以政事堂就成了赵太炎的一言堂。
枢密院之中除却种师道杨惟忠之外,赵太炎将宇文虚中调为了签书枢密院事,具体负责枢密院的日常事务。
朝中曾曾仇豫晁公为等人纷纷加官尚书,地方上的符确胡舜陟秦桧张浚等人都得到了大力的提拔。
太平书院出身的学子们,凡是中了进士的全部授官一县正印,以便行新政之法。
如今的朝中再也没有可以抗衡赵太炎的势力,耿南仲对此非常忧心,认为朝中大权尽付于一人之手实在太过危险。
但赵太炎偏偏对朱太后和小皇帝执礼甚恭,看不出一丝想要谋朝篡位的意思。
为了对抗赵太炎的力量,耿南仲将忠于皇室的赵叔向调回来任殿前司都指挥使,将无能的朱孝孙踢下去为都虞侯。
赵叔向是皇室子弟,魏王赵廷美玄孙,属于太祖一系。在河北抵御金军时发挥了作用,因为遍观诸将皆与赵太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以耿南仲想到了赵叔向。
对于耿南仲的小动作,赵太炎向来是不置于否。其实这是为了避嫌,若真让耿南仲也下台,那么太后就算再信任自己,也要怀疑自己会图谋不轨。
在完成了整顿朝纲之后,赵太炎决定在全国进行清丈土地,并在夏税之时就按照摊丁入亩和削弱版的官绅一体纳粮进行收税。
同时严格考成法,对于政绩不合格的官员直接降级使用,或者罢官。
考成法是赵太炎入京后的进身之阶,但是因为蔡京之下的吏治腐败,是以考成法并没有实施下去。
其实无论是古代的考成法还是现在的什么kpi、bsc、行为\/个性量表、绩效契约、排序法等等,关键在于执行。
明朝张居正认为天下大事,困难之处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有法必行,是以制定考成法。
规定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将所有应办之事,按照道路远近、事情缓急,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在三套账簿上记录在案。
中央六部与御史台对于所有承办官员,每月检查一次,完成一件则注销一件,未能按期完成者,需如实申报,否则以违制罪论处。
这套方法是可行又有效的,特别是对于新政开始实施的时候。
按照考成法,比如一个知州,每年开初就把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明,抄录成册,自己留一份,中枢那里留一份,到了年底一对,如果发
第五百五十五章解决将门[1/2页]